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理工科大学声乐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27 06:40

  本文关键词:理工科大学声乐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方法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理工科大学 声乐教育 特性


【摘要】: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声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审美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具有学习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应正确运用声乐教学语言,有效激发歌唱情绪,注意培养良好的歌唱心态等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声乐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声乐教育 特性
【分类号】:J616-4
【正文快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在使我们这些从事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师倍受鼓舞。用一届中央全会研究部署文化建设问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它标志着我们党开始更加重视文化自觉与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雪花,何家声,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2 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年01期

3 刘连龙;西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4 诸杰,闫振龙,顾利民,陈善平,李淑娥;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民治;爱因斯坦的科学美学思想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黄石卫;369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重要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梁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卢绍君;;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房杰;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9 王金梅;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辉杰;;对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立威;论乒乓球技术的审美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芮夕捷;信息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玮;混沌系统的同步和非混沌系统的混沌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俊;大学本科毕业生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7年

2 蒋蝉米;当代大学生动漫消费动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刘芳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人格、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7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侯阿冰;云南大学生人格理想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鲁蓉;大学生隐含知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菊芳,刘志中;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评定[J];华西医学;1995年01期

2 王蕾;老年神经症SCL-90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张河川,李宁,郭思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和机制[J];中国校医;2000年01期

5 戴梅竟,孟庆春,刘新军,张文举,栗建民;大学生心理障碍社会病因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1998年11期

6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7 耿耀国;体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有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评定及筛查研究——兼论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沛晏;;浅析声乐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J];华章;2011年16期

2 林岩;;声乐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3 林琦;;如何为声乐教育专业学生上好钢琴伴奏课[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4 黄诚;;在创新教育中寻找心理导向的路标[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5 汪红梅;;浅谈声乐教育的定义[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6 冯蕾;;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俄罗斯声乐表演及教育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7 林平;;浅谈声乐演唱心理素质[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8 金香;;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9 李合胜;;浅谈目前国内声乐发展之形势——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10 杨来定;;论意识在声乐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和能力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众川;;理工科院校应重视音乐素质教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祥义;著名声乐教育家谈艺考前准备:上场前绝对禁食大蒜、肥肉、啤酒[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声乐教育家邹文琴学习声乐必经三大阶段[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胡少佳;父女师徒同台为深圳特区而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冻凤秋邋实习生 张轶娟;璩清林:情系民族声乐教育[N];河南日报;2008年

5 ;迪里拜尔 演员要会掩饰内心的痛苦[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记者 刘茜;讴歌祖国 回报恩师[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赵世民;字正,也要腔圆[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世光 林琳;哈尔滨为全国声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N];哈尔滨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黄聪;62分38秒实录还原大师本色 再现传奇音乐盛宴[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马春茂;我国首套按声部划分声乐教材面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蕊;论声乐教育的人本回归[D];兰州大学;2010年

2 高娃;内蒙古自治区早期院校专业声乐教育探究(1954-1966)[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畅东云;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韩艳;《孔空声乐练习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清华;青少年声乐教育浅析与个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姜瑾;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翼;当代声乐舞台表演现象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杨洛;《论语》教育思想对声乐教学的启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阳;儿童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童春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微格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4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44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