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山歌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阳山歌研究
【摘要】:河阳山歌是吴歌中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吴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从河阳山歌的起源、河阳山歌的主要内容与音乐特点以及河阳山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河阳山歌 保护 传承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河阳山歌的起源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部的河阳山一带,古称河阳里。史书《河阳志》记载:“吴王梦寿,于山之南,海之口,筑城称河阳”,自古即为江东重镇,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悠远的历史,加之江海交汇、山水相融、河塘池泾纵横交错的水乡环境,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地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万建中;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简齐儒;从"成妻"的过渡性仪式解读中国蛇郎君故事——以粤台异文比较为主线[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戴岚;西方民俗学与文学之“民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毛晓平;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J];河北学刊;2002年05期
7 王立;慕侠民俗与侠文化史的精神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9 王立;侠义盗伦理的佛道思想渊源——明清小说中侠盗采花禁忌的文学言说[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10 户晓辉;民间文学本土化研究的限度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7年
3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浩群;一个古老神话的再生与传承——湖北长阳廪君传说考察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林悦;民间故事中公主角色的文化意义与叙事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丁玲;性相近,习相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贺晶;汝南梁祝传说在当代的讲述与传承[D];河南大学;2007年
6 阿比旦·依布拉音;维吾尔生活故事中的人生观[D];新疆大学;2007年
7 吴志凌;事死如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汪志娟;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谭晓娟;试论灶神传说及相关习俗[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萨仁托雅;《美尔根特门传说》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惠恩;;浅谈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2 向晓霞;;湘西苗族民歌的保护与开发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3 胡潇斤;;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4 刘燕;杨海宾;;谈吴江庞山湖沈氏堂门赞神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陈睿;;2005—2010年原生态民歌文献综述之(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6 张小平;;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嗓音保护[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7 胡玲梅;;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8 毛继增;;应特别关注悠久、珍稀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9 乔建中;;舞台化的民歌传播方式如何应对“非遗”保护的要求[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10 付秋雯;;中国古典舞的保护与重视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远[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张淼;扭起来的“活化石”[N];牡丹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学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颖;科尔沁蒙古族长篇叙事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欣欣;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琳;蒙古族长调的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红霞;江南民歌特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7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4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