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

发布时间:2017-08-29 12:06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古筝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传统 传承 创新


【摘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本文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前的17年这一时间段。这一时期是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那一时期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专业化发展、古筝艺术交流等方面入手,将那一时期创作的筝乐作品在作曲技法和演奏技法与传统筝乐相比较,,论证这一历史时期所创作的筝乐作品在古筝历史发展轨迹中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进而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发展在当代的三个遗续问题展开分析,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本文写作中采用收集、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对筝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筝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传统 传承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前言6-7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发展背景7-10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7
  • 第二节 专业化发展7-9
  • 一、音乐传承7-8
  • 二、表演艺术团体8
  • 三、音乐作品及创作方式8
  • 四、音乐类型构成8-9
  • 第三节 音乐交流9-10
  • 一、古筝艺术在国内的交流9
  • 二、古筝艺术的对外交流9-10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10-21
  • 第一节 传统筝乐资料之传承10-11
  • 一、规范记谱10
  • 二、收集、整理传统筝乐10-11
  • 三、传统筝乐音响的保留11
  • 第二节 创新筝乐之表现特点11-21
  • 一、作曲技法分析12-14
  • (一) 创作题材12
  • (二) 体裁12-13
  • (三) 和声的运用13-14
  • (四) 曲式结构14
  • 二、演奏技法分析14-21
  • (一) 继承15
  • (二) 创新15-21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发展之遗续21-24
  • 第一节 创作中的相互融合21-22
  • 一、作曲者与演奏者的融合21-22
  • 二、中、外作曲技法的融合22
  • 第二节 传承中的相互融合22-24
  • 一、传承方式的融合22-23
  • 二、传承对象的融合23-24
  • 结语24-25
  • 致谢25-26
  • 参考文献26-28
  • 作者简介(包括研究生学习期间成绩和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陈茜;建国初期(1949-1965)筝乐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3 刘洋洋;演奏技法革新之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古筝曲的音乐表现[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4 龙妮;关于古筝练习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5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