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欣赏的体验性与审美陶醉
本文关键词:论音乐欣赏的体验性与审美陶醉
【摘要】:本文试图从身体美学的维度来诠释音乐欣赏的体验性特征和身体主动参与、卷入所导致的审美陶醉状态。没有孤悬于肉身之外的心灵,也没有一味蠢动毫无性灵的身体,审美经验是一体化的身心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世界,这样的经验具有连续性、浑整性。"身体美学"有助于给音乐创作和欣赏(审美判断)提供生理学意义上的尺度。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审美陶醉 身体美学 欣赏趣味 审美效应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万欣,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杭州310012)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观念,即音乐欣赏更多的关乎人的精神维度,当一个人被美妙的乐声所吸引和打动的时候,他投入的是灵魂或心灵的能量,作为肉身存在的个体仿佛消失了,所有芜杂的欲望都得到了沉淀和净化,人们习惯于说整个人好像“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庆坤;论加缪的荒谬生存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宣庆坤;竭尽此生就是幸福——加缪《局外人》的哲学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桑农;宗白华美学与玛克斯·德索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高星海,江丛林;舞蹈与相似[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进;;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新诗[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杨婧;;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发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罗斯宁;;论辛弃疾词中菊花和鸥鸟的意象[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建舜;;云冈石窟双窟造像的审美文化研究——模式、分解与对称、互补[A];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C];2005年
7 程晓曦;单军;;地域性城市设计与研究的逻辑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城市设计为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鸿;论二十世纪小说家族主题流变倾向[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蒋存梅;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通过不同钢琴家对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演奏的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4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5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6 孙海沙;论《诗经》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10 施炎坤;新概念作文与中学作文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允瑶;;让“身体”爱上歌唱——身体美学视野下的高师声乐教育[J];艺术教育;2010年12期
2 刘青弋;国家规训下的超人身体——古典浪漫芭蕾身体美学研究之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梁惠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声乐艺术——以民族唱法的声腔美为个案[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红梅;;流行音乐美学价值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刘青弋;女性化的身体——古典浪漫芭蕾身体美学研究之二[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张文晶;;中国古典舞对“圆”的追求和发展[J];艺苑;2007年06期
7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757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5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