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韵的现代混响——陈怡民歌编配合唱《飞歌与跳乐》
本文关键词:民族音韵的现代混响——陈怡民歌编配合唱《飞歌与跳乐》
更多相关文章: 彝族民歌 作曲家 飞歌 音乐风格 编配 发展历程 合唱作品 陈怡 新时期 合唱队
【摘要】:正民歌合唱艺术在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中有着光荣的记录和大量的积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变化,民歌合唱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种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种并未被淡忘。2008年6月7日和7月18日,我们在北京海淀剧院和天津剧院聆听了两场北京节日合唱团上演的部分民歌合唱节目。其中,旅美作曲家陈怡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彝族民歌 作曲家 飞歌 音乐风格 编配 发展历程 合唱作品 陈怡 新时期 合唱队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歌合唱艺术在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中有着光荣的记录和大量的积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变化,民歌合唱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种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种并未被淡忘。2008年6月7日和7月18日,我们在北京海淀剧院和天津剧院聆听了两场北京节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华;试析贵州彝族民歌旋律的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4期
2 骆木格;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1992年01期
3 王歆宇;真诚 执著 高尚——《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之联想[J];音乐爱好者;2000年02期
4 吴祖强;唯乐不可以为伪——试谈作曲家的素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5 牟学农;漫谈二十一世纪的作曲家[J];北方音乐;2000年02期
6 严冬;贵州彝族民歌的转调手法[J];中国音乐学;2004年03期
7 王美玉;谈红河彝族民歌的种类、特点及发展[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王健;童心常在[J];儿童音乐;2003年08期
9 陆泳;我国作曲家小论[J];中国音乐;1982年02期
10 罗建新;;外国作曲家笔下的中国音乐[J];音乐世界;199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黄勃;;唐代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万敏;中国彝族民歌之乡[N];凉山日报(汉);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拉铁;原生态彝族民歌土得掉渣又无比优美[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本石巫果;《边河之声》问世[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龙鲁者;CCTV乡土栏目聚焦雷波彝族民歌[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瑾 综合编译采写;华裔作曲家独领风骚[N];音乐周报;2008年
6 王洪瑞;廖飞与黔籍著名作曲家杜兴成座谈[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陈荃有;当代作曲家走出“围墙”[N];音乐周报;2009年
8 赵世民;业余的专业管理者和专业的业余作曲家 访敖昌群[N];音乐周报;2010年
9 记者 李天然;我市作曲家安九六 成“获奖专业户”[N];大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谌强;曲谱无声心有声 一管一弦总关情[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静;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鲁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淤泥河彝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佳;威廉·史迈尔《春之祭》作品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晶;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Op.79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金s,
本文编号:78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8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