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民国艺术院校校歌的美育精神

发布时间:2017-09-04 03:22

  本文关键词:民国艺术院校校歌的美育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 “美专” 校歌创作 美育


【摘要】:民国时期的国立和私立美术专门学校(简称"美专"),蜚声艺界和学界。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感召下,这些艺术高等学校的校歌,大匠运斤,寄蕴宏志,于古雅大度中见趣味,于浩然正气中见风骨,铸造了"深美闳约"的美育境界。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民国 “美专” 校歌创作 美育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一、上海“美专”校歌:深美闳约中国近代的美术学校教育是从20世纪初发轫的。1902年张百熙的《进呈学堂章程》提出“中小学均应开设图画手工课”。为培养这方面的师资,1905年,李瑞清主办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首先设立图画手工科,开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之先河。到了民国,教育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继民;;大学之反思——从学生的维度[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烨;;废妾运动与巴金《家》的叙事想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胡志坚;;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心理史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4 张小莉;;蔡元培与北大学生社团[J];考试周刊;2009年22期

5 王振雨;蔡元培多育互通的教育思想初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许刘英;;陶孟和与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2期

7 朱丹彤;;蔡元培的人才思想[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秦国杨;;“大学之道”对建构当代大学精神的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谈凤霞;;启蒙思想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10 姚群民;;试论二三十年代南京高校教授的选聘及其特点——以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世强;;边缘的强者 杰出的话语——刘海粟艺术事业对当代美术的启示[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6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石坚;周作人:“士大夫”的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精瑛;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1904-194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五三;张宪文与中华民国史研究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绍春;清末与民国前期天津社会教育研究(1905-1937)[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左继帅;高一涵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尹宝柱;五四时期结社风潮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宋军令;近代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出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小莉;1917-1927年北大学生社团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鞠平凡;中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地位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明;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J];西北美术;1987年Z1期

2 宫承波;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伊春;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再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梁毓玲;;浅谈美术教育对中国人格建构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5 古风;蔡元培美育思想三题[J];人文杂志;1994年02期

6 徐明军;蔡元培思想发展的一个环节:从伦理代宗教到美育代宗教[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李祥林;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蔡元培[J];文史杂志;1990年02期

8 陈池瑜;中国现代美育与艺术教育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王振雨;蔡元培多育互通的教育思想初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赵惠霞;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蔡元培关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观点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9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宇;一个美展引发的美育思考[N];美术报;2009年

3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美育不仅是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董大汗;让美育提升青少年人生境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龚丹韵;孩子的烦恼与美育的缺失[N];解放日报;2009年

6 田茂进;关注美育培育健康审美情趣[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刘福智;高等院校美育新课题[N];光明日报;2003年

8 董欢;用美育塑造美好心灵[N];秦皇岛日报;2011年

9 何雁 熊元义;重视悲剧的美育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剑武;别误了美育误了娃[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5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健;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3 张琦;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引入当代艺术因素的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阚欣欣;民国前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程镇海;论蔡元培美育观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樊钰辉;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进行美术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瑶;上海地区馆校结合美术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晶;蔡元培中国文化建设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89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89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