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山东民歌鲁南五大调繁盛的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09-04 11:33

  本文关键词:山东民歌鲁南五大调繁盛的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鲁南五大调 繁盛 文化阐释 民歌 文化特征


【摘要】:清末民初之际,大型民歌套曲鲁南五大调盛行于郯城、日照等地。它属于明清俗曲范畴,其流传和兴盛是鲁南市井文化的写照。文章从音、地、人三个方面,对鲁南五大调的繁盛进行了阐释,揭示这一艺术品种由盛到衰的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关键词】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鲁南五大调 繁盛 文化阐释 民歌 文化特征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鲁南五大调是山东民歌的一种,指的是在清末民初年间广泛流传于山东南部的郯城、日照等地的五种曲调,名称分别是:【满江红】、【淮调】、【玲玲调】、【大调】和【大寄生草】;其唱词雅致、曲调委婉,被当地人称为“雅词”、“细曲”。20世纪中叶,音乐工作者们将这五种曲调命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J];历史档案;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陆晖;概说通俗音乐[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高长青;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4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张一凡;北方渔猎民族说唱音乐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黄长义;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新趋向[J];江汉论坛;2001年06期

7 傅利民;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原则[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杨曦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杨沐;中国音乐形态理论建设与汉族中心论问题[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10 杨曦帆;商业社会中的传统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3 朱大为;16至18世纪中国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及其社会经济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李生滨;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郑俊晖;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雪玲;晚明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人情”与“天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宛姝;士大夫·科学家——徐光启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正君;青海、甘肃河湟地区民族杂居地土族民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捷;楚剧在民间[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章海凤;清代海宁查氏家族诗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怡;木卡姆学的历史与现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莹;山东传统筝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忠民;清前期上海港发展演变新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彤;;浅谈音乐艺术的特殊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马晨;;论音乐的文学品性[J];大舞台;2011年08期

3 李娜;;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模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4 郑燕欣;;南阳汉画像石中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神州;2011年14期

5 黄晓萍;;浅谈歌唱中的语言艺术[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郭树荟;;唤起声音的记忆——音声构成的生态美学及表现意义[J];音乐研究;2011年04期

7 林长华;;以耳代目趣话[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8 马斌;;小探央视文艺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1年12期

9 刘建东;;李叔同音乐批评思想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黄沛舜;;探析音乐中的艺术材料[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宋慧琳;;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与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晓玲;;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吴式锴;;有关和声专业课教学根基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郭晓雯;;想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德松 通讯员 王印;天津首家音乐艺术专业市场落户河东[N];天津日报;2009年

2 记者 宋德松 通讯员 董文哲;音乐艺术街“十一”前开街[N];天津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蔡萌;学音乐不一定都得当音乐家[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邱振刚;数字时代如何保护音乐版权[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王次p,

本文编号:791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91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