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亨德米特《调性游戏》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9

  本文关键词:亨德米特《调性游戏》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亨德米特 《调性游戏》 前奏曲 赋格


【摘要】: 亨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作为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的杰出代表,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籍德裔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他的音乐艺术生涯历久不衰,从1921年《第二弦乐四重奏》在首届多瑙厄申根音乐节成功上演稳固确立了其作为德国最重要的年轻作曲家的地位到六十年代初,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和充满创新性的艺术探索。1942年创作完成的《调性游戏》是亨德米特十分引以为豪的一部钢琴套曲,它在亨德米特题材广泛、数量浩瀚的音乐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套曲由一首前奏曲、十二首赋格以及穿插其间的十一首间奏曲和一首后奏曲组成,无论从宏观结构还是微观音乐基本表现手法着眼,《调性游戏》都集中体现了作曲家继往开来的新古典主义风范,并雄辩地论证其独树一帜的作曲技术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着眼于以上两方面对《调性游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对亨德米特创作成熟时期音乐、以及其所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精神更加全面的了解。 本文以《调性游戏》的前奏曲和赋格为研究对象,从上述作品对新古典主义精神的传承和亨氏作曲技术理论的实践证明两方面入手,对作品前奏曲与赋格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工作。文章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绪论之后,是论文第一章前奏曲分析。由于前奏曲带有的三个特性主题旋律分别位于三个间隔分明的乐段,因而本章分为三节,分别对华彩乐句、托卡塔乐段,咏叙调乐段,和圣咏乐段进行偏重于音乐基本表现手法的分析。第一节重点分析了华彩乐句的中世纪渊源和旋法特征,前奏曲主体第一部分——托卡塔乐段复合调式织体无穷动方式的贯穿发展、及其与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间的协调一致;第二节和第三节则以亨氏作曲技术理论中和弦、两部骨架、和声起伏、调性以及终止式理论为基础,分别对第二部分咏叙调乐段和第三部分圣咏乐段进行旋律、织体、和声和调性方面的分析,其中以亨氏理论中提供的新音乐分析方法对作品织体、和声和调性进行的详细论述占据大量篇幅。 本文第二章为十二首赋格分析。按照主题数目、曲式结构特征以及所运用的复调发展手法,可将分别以音序1各音为调性中心的赋格分为三组,每组为一节。第一节第一、四赋格中,侧重于对多重赋格主题和调性的讨论;第二节第三、十、十一赋格在对主题与调性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对其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细致探讨;第三节第二、五、六、七、八、九、十二赋格,在整体结构上与传统赋格最为相像,本节将对这一体裁特有而稳定的曲式结构的各部分及其典型特征展开具体分析。 通过本论比较详实的研究后,文章结语部分总结了亨德米特新古典主义精神的典型特征,对《调性游戏》这部作品从西方文化演进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亨德米特 《调性游戏》 前奏曲 赋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24.1
【目录】:
  • 目录4-6
  • 外文目录6-8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3
  • 第一章 《调性游戏》前奏曲分析13-26
  • 第一节 华彩乐句、前奏第一部分分析13-16
  • 一、华彩乐句分析13-14
  • 二、前奏第一部分分析14-16
  • 第二节 前奏第二部分分析16-20
  • 一、咏叙调朗诵式旋律风格16-18
  • 二、织体18
  • 三、和声18-19
  • 四、调性19-20
  • 第三节 前奏第三部分分析20-26
  • 一、调性21-22
  • 二、圣咏旋律及其自然音阶结构22
  • 三、和声22-23
  • 四、织体23-26
  • 第二章 《调性游戏》赋格曲分析26-62
  • 第一节 第一、四赋格分析26-31
  • 一、第一赋格分析26-28
  • 二、第四赋格分析28-31
  • 第二节 第三、十、十一赋格分析31-37
  • 一、第三赋格分析31-33
  • 二、第十赋格分析33-35
  • 三、第十一赋格分析35-37
  • 第三节 第二、五、六、七、八、九、十二赋格分析37-62
  • 一、第二赋格分析37-43
  • 二、第五赋格分析43-46
  • 三、第六赋格分析46-49
  • 四、第七赋格分析49-51
  • 五、第八赋格分析51-53
  • 六、第九赋格分析53-57
  • 七、第十二赋格分析57-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6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琼;20世纪四部赋格套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67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67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