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作品四号与作品三十号之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7:19

  本文关键词: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作品四号与作品三十号之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斯克里亚宾 钢琴奏鸣曲 和声语言 神秘和弦


【摘要】: 斯克里亚宾作为职业作曲家的生涯始于一部作品,那就是他的降e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四号。斯克里亚宾在这首作品中开始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言来进行创作,这部作品包含了作者初期音乐风格的清晰轮廓,孕育着作曲家个性的萌芽,在随后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首早期作品往往被忽视,没有收录到他的十首钢琴奏鸣曲集中。第四钢琴奏鸣曲作品三十号是斯克里亚宾中期作品的代表,同时也是斯克里亚宾创作生涯中处于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论文通过这两部代表性作品的对比分析来窥探斯克里亚宾早期和中期音乐创作中的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 钢琴奏鸣曲 和声语言 神秘和弦
【学位授予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24.1
【目录】:
  • 论文提要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一章 神秘宇宙——斯克里亚宾7-13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俄罗斯音乐发展概述7-8
  • 第二节 斯克里亚宾的生平与创作简述8-9
  • 第三节 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之创作9-13
  • 第二章 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作品四号之创作研究13-38
  • 第一节 曲式结构分析13-31
  • 第二节 斯克里亚宾早期音乐创作之特点31-38
  • 第三章 斯克里亚宾第四钢琴奏鸣曲作品三十号之创作研究38-64
  • 第一节 曲式结构分析38-59
  • 第二节 和声语言59-64
  • 第四章 钢琴奏鸣曲作品四号与作品三十号之对比分析——窥探斯克里亚宾早期和中期音乐创作中的异曲同工之处64-71
  • 第一节 曲式结构之比较64-66
  • 第二节 音乐要素之比较66-71
  • 结语71-73
  • 附录一73-76
  • 附录二76-79
  • 参考文献79-81
  • 后记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文;略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胡向阳;特殊和弦的诞生及其繁衍——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剖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宋莉莉;斯克里亚宾:迷幻的人生与音乐[J];齐鲁艺苑;2004年04期

4 宋莉莉;;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斯克里亚宾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主要特点分析[J];齐鲁艺苑;2006年05期

5 张培;“神秘”七和弦——浅析斯克里亚宾五首钢琴前奏曲(op74)的音高组织关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旭娜;;试析斯克里亚宾《第一钢琴奏鸣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文;“调性”观念的探索与创新——德彪西、斯克里亚宾调性手法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870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70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