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韵谱》音学思想与明末易学哲学思潮
本文关键词:《元韵谱》音学思想与明末易学哲学思潮
【摘要】: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音韵学的发展,特别是韵书韵图的编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末乔中和《元韵谱》所构建的音学体系与易学思想关系密切,甚至是以易学思想作为它的理论支点。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元韵谱》与易学的关系,并结合时代背景,揭示易学对明代韵书韵图编纂所产生的影响,探索易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影响、渗透和运用。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易学 音韵学 《元韵谱》 音学思想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元韵谱》与明清语音研究”(10YJC740091) 201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近三百年来辽宁语音之变迁”(L10BYY002)
【分类号】:J609.2;B248
【正文快照】: 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建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探讨(下)[J];人民音乐;1992年10期
2 ;倾吐赤子情怀 人人感同身受 《我爱你,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J];今日重庆;2009年Z2期
3 陈鼎臣;关于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4 何丽莎;;浅议中国戏曲声乐的特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卓琪;浅析《嘉陵江上》[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刘晓星;;作品时代背景介绍的意义和方法[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06期
7 都本玲;;佛教与中国古代声乐艺术[J];中国音乐;2007年02期
8 林蔚丽;;古曲《梅花三弄》脉胳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9 李秀清;;二胡音乐的人文关照[J];中国音乐学;2009年02期
10 陈曦;;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大家;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菱;;《国歌》赏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业景;声情并茂谈歌唱[N];江淮时报;2005年
2 卢惠文 作者为兰州歌舞剧院国家二级舞蹈演员;浅谈意象积累对舞蹈表演的作用[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华;中国不同时期钢琴代表作品民族意蕴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臧海萍;短暂的生命,,不朽的艺术[D];河北大学;2004年
3 庞开瑜;踏雪寻梅[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柳;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芳;黄自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6 范瑾;隋唐时期来到中原的西域音乐家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D];西北大学;2005年
8 姜会敏;从新民歌的发展看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构建[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9 樊禾心;C·P·E·巴赫和古典奏鸣曲式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10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915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1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