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嘎达梅林交响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3:28

  本文关键词:《嘎达梅林交响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嘎达梅林交响诗》 创作技法 民族音乐


【摘要】: 我国女作曲家辛沪光先生的作品——《嘎达梅林交响诗》,以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曲调为素材,以草原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为线索,以中西方的作曲技术为手段,给听者充分展示了一曲草原上的蒙古族往事,使单声部的民间歌曲以多声部的形式重新又回到民间,并被更多的大众接受,这件事本身就值得关注和思考。 本文通过对《嘎达梅林交响诗》创作技法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途经。主要以四个方面构建全文: (一)主题的构建与和声的运用。包括二部分,一为变形、“积累”与装饰;二为调式、音阶与和声。此部分侧重于《嘎达梅林交响诗》中各部分主题的构建手法,即以‘变形’、‘积累’与‘装饰’等作曲技术对原民歌进行改编,构建各部主题,使之更适合器乐化的展开。在和声运用部分加进调式与音阶,使之作为和声的辅助部分来讲述《嘎达梅林交响诗》的民族特点或民族风格。 (二)曲式结构的独特性。包括三部分,一为西方奏鸣曲式的构建原则;二为中国传统曲式的思维方式;三为叙事性独特的结构方法。《嘎达梅林交响诗》曲式结构的独特性不单体现在奏鸣曲式的构建原则,同时以叙事性的特点并柔合了中国传统的曲式思维,这点便和西方交响诗有所区别,即更多体现了中国风格。 (三)复调的隐伏、巧用与喻意。各分为隐伏与巧用和喻意二部分。隐伏——主要说明《嘎达梅林交响诗》中,有某些对位声部并非以线性的旋律型态出现,而是以点性的单音存在于和声织体中,将这些点性的单音连起来,才成为对位化的旋律线。巧用——指某些对位声部中对一些特殊节奏的连续运用,目地在于突出体现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情感。喻意——指某些对位声部和主题共同承担乐曲的思想内涵的表达。 (四)配器技法的音色变奏。此部分主要讲述相同乐句或乐段在多次出现时,以不同的配器手法组织,在音响色彩上形成音色的变奏,这不单是作曲技法的运用,更多是因交响诗叙事性的独特要求,用以体现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不同的意境或不同的情感。 这四个部分不单是对交响诗创作技法的研究,还包括对其思想内涵的探讨。 作曲家辛沪光先生工作在内蒙古多年,深爱着这片土地,她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蒙古族风格,她也成为对后来蒙古族音乐创作者中较有影响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作为一名非蒙古族的作曲家,竟能创作出如此有影响的蒙古族风格的作品,此事引起本人浓厚的研究欲望和兴趣,这是笔者将《嘎达梅林交响诗》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之一。 笔者本人生活、学习、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深受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同时有幸跟随一些著名的音乐界前辈学习,聆听他(她)们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些成为本人的喜爱之作,其中包括《嘎达梅林交响诗》,这首作品的各部主题均直接或间接源于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同时又是中西方作曲技术相结合的一部成名作,而在风格上又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音乐特点,这是笔者将《嘎达梅林交响诗》作为研究课题的又一原因。 另外,对《嘎达梅林交响诗》的研究,也为自己以及其它的音乐创作者在民族音乐创作方面提供方向、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和技术处理做了经验总结,同时也为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嘎达梅林交响诗》 创作技法 民族音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5
  • (一)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特点及由其改编的作品11-13
  • (二) 作者简介及《嘎达梅林交响诗》的创作背景13-15
  • 一、主题的构建与和声运用15-28
  • (一) 变形、“积累"与装饰15-25
  • (二) 调式、音阶与和声25-28
  • 二、曲式结构的特点28-36
  • (一) 西方奏鸣曲式的构建原则28-31
  • (二) 中国传统曲式的思维方式31-32
  • (三) 叙事性独特的结构方法32-36
  • 三、复调的隐伏、巧用与喻意36-45
  • (一) 隐伏36-39
  • (二) 巧用39-42
  • (三) 喻意42-45
  • 四、音色的变奏45-54
  • 结语54-60
  • 一、保持与拓展54-56
  • 二、再创作与精品意识56-60
  • 注释60-61
  • 参考文献61-62
  • 后记6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迎春;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文本和历史记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婷;钢琴曲集《山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华磊;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对“民族化”的阐释[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0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20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