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中国近现代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3:02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从业者 音乐家 音乐工作者 音乐人 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


【摘要】: 本论文以近现代中国音乐从业者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社会学关于“社会角色”研究的角度,对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三种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进行研究。 一般意义上,包括西方世界,人们通常把从事音乐活动的人都称为“音乐家”。但“家”这个词,在中文的使用习惯里必须是具有相当造诣及知名度的人才能享有的。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着音乐活动,但并不一定成“家”,或者,他们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有着特定的身份,也不能以一“家”而言之。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根据音乐从业者职业发展的特殊性,除了“音乐家”这一对音乐从业者的称谓之外,还分别出现了另外两个特别的、只在中国出现的形容音乐从业者的称谓——“文艺工作者”(“音乐工作者”)和“音乐人”。三种称谓在不同的时空领域下指代着不同的音乐从业者群体。 “音乐家”称谓,一般是用于形容在音乐技能上专业权威、具有突出成就的人;“音乐工作者”称谓,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对音乐从业者的专有称谓,当代在一些特定的政治语境下也经常被使用;“音乐人”称谓,是当今社会广为流行的一个对音乐从业者的新称谓,不同于前二者,这是中国产业化时代的产物。 这些称谓是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产生的,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至今在各种场合仍被频繁使用着。三种称谓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体现了不同社会层面的角色关系。本课题便聚焦于音乐从业者这一音乐文化的执行主体,将其置于各种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为研究核心,分别对“音乐家”、“音乐工作者”、“音乐人”这三种角色称谓的出现、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所处的社会关系、各自的社会地位等进行研究分析。 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导论”对本文的缘起、立论基础、核心问题、研究范畴界定等做了说明;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对本文重点探讨的“音乐家”、“音乐工作者”、“音乐人”三种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在各自社会语境下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地位做了分析;第六部分“结语”陈述本文的理论思路和现实验证,从学理的角度对本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音乐从业者 音乐家 音乐工作者 音乐人 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0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8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8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8-9
  • 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9-10
  • 导论10-21
  • 一、缘起:对"音乐从业者"身份问题的关注10-11
  • 二、以"社会角色"的视角来研究音乐从业者11-16
  • 1、"社会角色"的形成11-13
  • 2、社会分工与音乐从业者13-14
  • 3、音乐文化场域中的音乐从业者14-15
  • 4、音乐从业者的社会分层15-16
  • 三、历史上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16-17
  • 四、音乐从业者的职能类型17-18
  • 1、音乐创作者。17
  • 2、音乐表演者。17
  • 3、音乐传播者。17
  • 4、音乐教育者。17-18
  • 5、音乐理论研究者。18
  • 五、近代中国音乐从业者三种特殊的社会角色18-19
  • 1、"音乐家"角色。18
  • 2、"音乐工作者"角色。18
  • 3、"音乐人"角色。18-19
  • 六、需要强调的几点说明19-21
  • 1、并非划分类型19
  • 2、并非试图涵盖所有的音乐从业者19
  • 3、多重角色的并存19-21
  • 第一章 专业权威的代表:中国"音乐家"群体的社会角色21-31
  • 第一节 随西方音乐传播落地中国的"音乐家"角色群体21-23
  • (一) "音乐家"群体的出现21-22
  • (二) 中国"音乐家"群体的萌生地——上海22-23
  • 第二节 专业职能的凸显——中国"音乐家"角色的社会功能23-26
  • (一) 西方音乐启蒙与传播23-24
  • (二) 本土音乐传承与创新24-25
  • (三) 专业音乐人才培养25
  • (四) 大众娱乐及城市音乐产业的催生25-26
  • (五)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音乐救国、音乐兴国26
  • 第三节 权威的象征——中国"音乐家"角色的社会地位26-31
  • (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家"的社会地位27-29
  • (二) 当代中国"音乐家"的社会地位——专业权威的象征29-31
  • 第二章 政治语境下的特殊群体:"音乐工作者"的社会角色31-39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工作者31-33
  • (一) 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出现的"音乐工作者"群体31-32
  • (二) 当代中国对"音乐工作者"的定性32-33
  • 第二节 服务于大众、服务于政党——特定文化场域内中国"音乐工作者"角色的社会功能33-35
  • (一) 抗日战争前后根据地、解放区的音乐工作者33-34
  • (二) 十年文化革命期间的音乐工作者34-35
  • (三) 当代政治语境下的音乐工作者35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下的权力象征——中国"音乐工作者"角色的社会地位35-39
  • (一) "文革"期间的"极端"地位35-36
  • (二) 与职业地位、政治地位相联系的"音乐工作者"36-39
  • 第三章 产业化时代的新宠:"音乐人"的社会角色39-46
  • 第一节 产业时代孕育出的中国"音乐人"角色群体39-42
  • (一) 产业化的时代背景39-41
  • (二) "音乐人"的概念41-42
  • 第二节 社会音乐生产场域中的"音乐人"42-44
  • (一) 参与社会音乐生产环节的"音乐人"42
  • (二) 创作、表演环节的"音乐人"42-43
  • (三) 制作、生产环节的"音乐制作人"43-44
  • (四) 销售、宣传环节的"音乐经纪人"44
  • 第三节 经济资本的占有——当代中国"音乐人"角色的社会地位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育东;;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盈盈;歌唱与劳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本文编号:921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21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