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先秦儒家乐教“修身”以至“和”
本文关键词:略论先秦儒家乐教“修身”以至“和”
【摘要】:先秦儒家音乐教化功能的宗旨是"和",基础是修身,最高目的是达到和人心、和社会、和自然等和谐境界。只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虽然有极少数思想家大声疾呼以礼乐修身,然而大多数统治者却把音乐作为其穷奢极欲的工具。尽管如此,儒家的乐教思想仍然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儒家乐教 修身 和谐 教化功能
【基金】: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齐地民间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11CWYZ03 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发展计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立项批准号110040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一、先秦儒家音乐教化功能的宗旨是“和”和既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其“礼乐”思想的宗旨。《礼记·乐记》中“和”的记述既体现了儒家音乐是对音乐声律美的追求,又将音乐与“礼”、人生相关联。1.对个人来说,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人类感情,达到“和”人心的宗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淑元;;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宏;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审美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姬群;;修身治世——近代音乐教育思想的文化特质[J];中国音乐学;2006年02期
4 郑慧嘉;;和谐天使远征难[J];黄河之声;2006年10期
5 李君;蔡茂军;;跳起多耶——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作[J];歌海;2006年01期
6 匡传英;;浅谈合唱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7 谢婉宁;;试论孔子音乐思想中的“仁”与“和”[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魏群;;安居乐业靠和谐[J];歌曲;2007年10期
9 刘爱斌;李中海;;和谐的中国好美[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8年02期
10 苏晓红;;和谐社会一支歌[J];六盘山;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华;;《洞箫赋》、《长笛赋》对两汉乐论的新突破[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茆雷磊 张玫;愤怒与批判 为了更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刘克清;感受和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朱默涵;琴瑟和谐谱新曲 乐人共勉耀沈城[N];音乐周报;2000年
4 姜群;中和之美与和谐社会[N];山西日报;2006年
5 徐贵祥;歌唱那些不屈的灵魂[N];中国艺术报;2005年
6 廖双河 徐良干;通山涌现4万山歌“发烧友”[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兰 伊志友;中国民乐离世界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陈景媛;音乐教学与美育教育[N];长治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华;声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江南;闽东u嵜衩窀柰鼙吆骸㈩匆衾种冉涎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磊;营造人与社会、自然相和谐的音乐环境[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毕源红;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徐铮;舞蹈教育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09年
6 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魏晓凡;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校歌功能与传播[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苗利莉;辽阳民间鼓乐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马军红;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周丹;南京市社区音乐文化考察及对社区音乐建设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0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5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