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作品的二度创作探究
本文关键词:笙作品的二度创作探究
【摘要】:笙作品的二度创作不仅能使原曲(一度创作)真实地再现,而且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原作内涵、增强原作的表现力,更能以其鲜活生动的笙的音乐语言及演奏者的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其内容,赋予原作新的生命力。作为一个笙演奏者,了解学习笙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会对自身素养的实践与提升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
【关键词】: 二度创作 主体素养 笙作品 笙演奏
【分类号】:J632.1
【正文快照】: 任何一首成品的笙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二度创作。正是因为有二度创作,才有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笙曲目流传至今,并“笙”声不息,源远流长。像笙独奏曲《凤凰展翅》《晋调》《天鹅畅想曲》《冬猎》、笙协奏曲《王昭君》《文成公主》《白蛇传幻想曲》、音画诗《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2 舒芳;;浅析扬琴演奏的二度创作[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3 王萍;;再议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J];音乐天地;2011年07期
4 吴李红;向琛子;;浅析对声乐作品的选择及二度创作[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5 郑奕;;试谈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两个必须”——读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有感[J];艺术科技;2011年02期
6 王红宇;;浅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7 刘冬寒;;通俗唱法的基本特点和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8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曹悦;;浅谈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10 刘昕;;关于音乐表演二度创作的探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金明春;;论中国歌曲的衬字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绮;“天府之恋”为成都民乐探寻方向[N];音乐周报;2009年
2 韩雪;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二度创作问题[N];文艺报;2008年
3 柳南溪;歌曲不能乱处理[N];音乐周报;2006年
4 卜大炜;“梁祝”的三重“味”[N];音乐周报;2007年
5 贺白丹;呼吸就像闻花香 吐字须先练朗诵[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裴诺;徐沛东新编国乐18首[N];音乐周报;2007年
7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石惟正;宋祖英《走向共和》主题曲演唱之短长[N];音乐周报;2003年
9 石惟正;听马友友拉琴是一种享受[N];音乐周报;2004年
10 刘宏;琵琶音乐作品分类简析[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秋;三弦独奏曲《听风》的二度创作[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 光海鹏;论唢呐演奏在二度创作中技术的把握[D];山西大学;2012年
3 褚云霞;艺术歌曲《黄河怨》的演唱体会[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石苇;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纪红;谈声乐作品《贵妃醉酒》的二度创作[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孙莲;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台慧;试论新编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梓阳;以《蓝花花》为例,论新编民歌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晓光;论歌唱的舞台表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2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6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