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审美”的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学“性审美”的理论研究
【摘要】:从理论上讲,文学艺术应该向所有的人生领域敞开,人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生产实践、政治斗争等都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但正统的文学艺术史则制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假象:文艺创作只专注于人的纯净、道德的精神情感领域,它们与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性是邪恶、原始和非理性的破坏力量,是没有建设性的负面因素。但是,性作为人最基本的一种本能力量,它不可能不反映在人们的文化与文艺观念中,也不可能禁绝在文艺创作的复杂表现,其实在本质上它体现了人的生理、心理倾向和审美指向。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文学 性观念 压抑 审美冲动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一、文学理论中的“性问题”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性问题的理论启发来源于西方,西方的文化传统、情感方式甚至身体生理素质决定着他们更注重性的官能享受和开放态度,性是西方文化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人生价值观念。林语堂在《论性的吸引力》一文中就谈到了他对西方(美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舒芜;伟大诗人的不伟大一面[J];读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琦;;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性观念之比较研究[J];法制心理研究;1995年03期
2 金延;客观性观念:解构、辩护与重构[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3 芮传明;;摩尼教性观念源流考[J];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欲望时代的性观念[J];文化纵横;2012年06期
5 张存孝;性观念的更新不是错位——看影片《特别手术室》[J];电影评介;1993年11期
6 田非;;中国性观念变迁20年[J];报刊荟萃;2003年04期
7 肖健一;西汉时期的性观念[J];文博;2003年04期
8 章宗武;于德新;樊嘉禄;;从临床视角看性观念转变与性医学发展的辩证关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5期
9 刘如溪;;文艺上的猥亵[J];雨花;1999年12期
10 ;欲望时代的性观念[J];文化纵横;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新民;李顺来;何楣;谢海波;;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悖于传统[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苏艺丹;余晓玲;吴均林;王春荣;;大学本科生性观念调查分析[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王铭;;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观念发展水平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肖海雁;张官禄;;大学生性观念的投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兵;衡艳林;蔡敏;郭婧;;大学生性知识调查及其分析[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祥清;马蓓;吴均林;王春荣;;当代大学生性知识现状调查[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嘉铭;;中小学生性教育VCD可否采用真人模特——用真人模特示教是性观念的一大进步[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抗;凌文;;健康性文化教育之我见[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少君;戴新民;李顺来;纪红;;流动人口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对武汉市汉正街流动人口的性剖析[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段纯青;;良性有为论——树立科学的性观念,人生更光辉——防御黄色精神病菌(包括预防艾滋病)消灾免难[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杜杰;美作家眼中的中国性观念[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鄢烈山;性观念的“执中主义”[N];商务时报;2007年
3 田建川 黄兴;性观念开放更显性教育紧迫[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实习生 兰克辉 记者 李珂;开放中有坚持[N];福建日报;2004年
6 王希忠;传统性观念能防艾滋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记者 沈汝发;五成青少年认为贞洁很重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张景春;要有红军那样坚强的党性意识[N];人民武警;2006年
9 记者 许琴;43.5%大学生有稳定恋人[N];南京日报;2005年
10 李华新;大学生性问题报道误区种种[N];中国妇女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筠;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观念及性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晶;11-13岁青少年性成熟、性意识、性观念、自我控制的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均;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同性恋性观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D];中南大学;2012年
4 孙茜子;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菲;中国城乡居民性观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6 吴晓平;涉性传播及其对大学生两性观念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7 唐上;唐代开放之性观念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洪黎;理工科大学生性观念与自尊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蒋迪;高中生性知识、性观念、自尊特点及其与性行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席光湘;长沙市某高校大三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6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