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对《飘》的傅东华译本和李美华译本的对比研究—性别差异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23 11:15

  本文关键词:对《飘》的傅东华译本和李美华译本的对比研究—性别差异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对比研究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翻译 男性主义翻译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被接纳为文化研究以来,翻译与性别研究已经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性别与翻译研究因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走到了一起,促使了两者的结合,尤其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性别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给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影响,成为当前翻译研究日益突出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玛格丽特的著作《乱世佳人》堪称不朽史诗,它的出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本论文以这部经典之作《乱世佳人》的两个中文译本为对象,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用以解决性别差异在翻译中是如何显现,不同性别的译者是如何体现原作中的女性体验和女性话语,是否受文化因素的干扰,是否有意识形态的彰显,以及对性别因素影响下的译文的优劣并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法。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两位译者的性别因素对她们的译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性别因素的存在以及干扰,译者会从不同的性别视角解读原文,并对原文产生不等的理解程度和一定的认同或者抵触情绪,以及译者有意或无意的介入或者协调,排斥或者贬低某种思想观念或准则,反映在译文中是译文对原文效果的超越或者弱化或者扭曲,进而呈现两种不同的译文。而女性译者充分彰显了自己的性别身份,突出了女性的地位,扩大了原作的影响,延伸了原作的生命。然而,相对于国外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而言,虽然中国语境下的女译者李美华在翻译中还是体现了性别因素的影响,但还不存在西方定义的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女性主义翻译。相对应的男性译者傅东华的译文则充斥了一定的性别歧视,大大削弱了原文的女性主义色彩。然而,由于没有使用颠覆性的语言以及很大程度的背离原文,所以,傅东华的译文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男性主义翻译。
【关键词】:对比研究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翻译 男性主义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3
  • 1.1 Significance9
  • 1.2 Structure9-11
  • 1.3 Tasks11
  • 1.4 Li Meihua’s and Fu Donghua’s Versions11-1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3-15
  • Chapter 3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15-40
  • 3.1 Comparative Study of Li’s and Fu’s Versions in Translating Female15-33
  • 3.1.1 Appearance15-22
  • 3.1.2 Psychological Activity22-26
  • 3.1.3 Female’s Unique Experience26-33
  • 3.2 Comparative Study of Li’s and Fu’s Versions in Translating Males’Appearance33-40
  • Chapter 4 Social Norms40-46
  • Chapter 5 Figurative Language46-55
  • 5.1 Simile46-48
  • 5.2 Metaphor48-51
  • 5.3 Personification51-55
  • Chapter 6 Conclusion55-59
  • References59-61
  • Appendix A61-62
  • Acknowledgements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皓;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3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83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