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古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
本文关键词:刍议中国古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
【摘要】: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逐渐被赋予丰厚的意蕴。在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翻译时,应当将水意象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审美体验传递出来,从这个层面上看,对于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要综合诗词本身的审美特征和翻译的目的展开。本文基于水文化意象对心境的解读、对爱情的阐释、对离情的寄托三个视角,从技巧层面深入探讨水文化意象以及审美意蕴。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中国古诗词 水意象 审美意蕴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y w njiàn shè教学聚焦理念学语言继承文学术引言水,在中华文明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意蕴,先有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后有唐宋的文人们寄情于山水,借水意象表达一种磅礴的壮志豪情,抑或抒发自我失意、漂泊之愁绪,抑或以水诉相思。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水文化逐渐被赋予丰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谷婷婷;语言变体与翻译——由《哈克贝恩·芬历险记》看语言变体的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徐婧;;从关联理论看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郭明静;;文化视域下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方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赵洪娟;孙志祥;;浅谈新时期加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魏乐琴;;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践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璐;;“满足读者需求”功能的张显和抑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变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张卫萍;;从关联理论谈戏剧会话中的别解翻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存英;;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角度看《一代宗师》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10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郑岚;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新标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赵洪秀;从奈达功能对等看《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何俊霞;叛逆的回归:主体间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昆鹏;从文化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宁阿拉塔;汉文影视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捷;;英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错位[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2 黄桂红;;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现象及其应对策略[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苏琴;;浅析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及处理方法——乡土文学作品《浮躁》个案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冯智娇;;古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误译及处理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5期
5 王素娟;;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J];考试周刊;2009年44期
6 邓迎春;;浅析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与失落[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6期
7 朱元;;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J];山东文学;2010年05期
8 黄婷婷;刘松涛;;《当幸福来敲门》:探究文化意象在译名中的重构[J];青年文学家;2010年13期
9 全红;余丽雯;;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及翻译策略[J];长城;2010年10期
10 李应洪;认识与超越——论文化意象的错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凯华;;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冰;;从《鹿鼎记》英译本看文化意象的传递[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3 余平;;“文本间性”与文化意象的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芦笛;;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占喜;;文化意象翻译中缺损现象补偿的关联论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雷达;敦煌:巨大的文化意象[N];兰州日报;2006年
2 记者 王玉;跨文化的诠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刘笑一;建筑:放大地产文化意象[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北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宇文利;中国梦的文化意象及其表现[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彭 宽;舞蹈:呈现两大清晰脉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楚辞研究中心 严晓江;构建以诗学为纲的《楚辞》英译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 陈春保;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N];湖北日报;2012年
8 欧阳金雨;年度汉字背后的公共诉求[N];湖南日报;2011年
9 单士兵;年度汉字传递的民意与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霞;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传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魏宏君;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东艳;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明明;中国古诗词文化意象翻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婉鸿;论辜氏《论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美伦;旅游手册中文化意象的移植[D];苏州大学;2006年
7 赵国月;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选择及其文化亏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睢丽颖;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文化意象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薛文娟;林语堂明清小品文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志凌;论《红楼梦》文化意象的英译[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5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8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