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

发布时间:2017-11-01 09:20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框架 焦点与背景 详略度 视角 象似性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本质上是跨文化的认知活动。本文以《红楼梦》第一回四个英文译本为蓝本,从语义框架、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象似性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翻译维度。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语义框架 焦点与背景 详略度 视角 象似性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楼梦》英译版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号2011sjd74001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义和语言形式有着固有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不同形式的选择会给一个意象施加不同的解释,即不同的识解(Construal)(Langacker 1987)。翻译的基础是译者对文本跨文化识解。本文以《红楼梦》第一回的四个译本1为蓝本,从五个方面阐述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谭晖;徐畅贤;;大学英语教学中突显理论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常翠;;窥斑见豹——结合角色—背景理论分析狄金森诗712的矛盾死亡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李盈慧;;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王晚明;;动词“怞ぶ”的语义与构式的制约关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吴小芳;;英语介词“with”语义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赵春彦;尹志慧;;认知诗学视野下《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多元主题意义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刘悦明;胡宜兰;罗晶;;语音的认知原型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1期

10 吴冬敏;;从认知角度看英语名词“数”的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喻姗姗;《汤姆·索耶历险记》中省略的认知识解[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小飒;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的英语动词名词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叶利娟;图式理论对高三叙事性文本阅读与写作材料运用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邢学鹏;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吴石瑛;英语被动语态及其在中学中的教学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梅梅;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OVER,,ABOVE和ON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之比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李香玲;用认知语法的意象理论分析语篇的连贯性[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李发根;;认知语法和功能语法小句理论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4 张韧;;认知语法视野下的构式研究[J];外语研究;2007年03期

5 高航;严辰松;;概念物化的心理现实性与认知语法中名词范畴的界定[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6 高航;;认知语法的语用视角:基于用法的动态模式述评[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7 完权;;入场理论:认知语法的新进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贺学勤;;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9 谢应光;;认知语法中的抽象和细化[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丽;;浅析认知语法的语义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强;;Langacker活动区分析说的提升解释反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许余龙;;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兼谈汉语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刘玉梅;;诗歌语篇的认知语法分析——以 William Blake 的“London”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张建理;;英汉直接致使移动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书东;;镜像神经与认知语法中认知能力相关性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振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认知语法理论的入门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国旗;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高航;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卢鑫莹;现代汉语光杆名词语义的认知语法研究:情境植入视角[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一凡;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语篇分析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杜娟;认知语法视角下董秋斯和张谷若David Copperfield翻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陈晓中;认知语法框架下对具有动态的自主/依存不对称特征的语法范式的相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李晓丹;《认知语法精要》英汉节译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李s

本文编号:1126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26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