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03:02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摘要】:当今的中韩两国文坛,女性文学的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且其发展特点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新时期女性文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在两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都意义重大,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空前繁荣的奠基推动功用。但是,就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学者们多将目光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的初次繁荣或是20世纪90年代的空前繁荣这两个历史时期,对新时期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研究甚为缺乏。笔者认为,要想对中韩两国女性文学有全面的认知,单比较其繁荣时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渐变的过程才是繁荣的原因所在。 本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试图先从大的历史背景看两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环境,再以新时期两国女性文学中的小说部分为突破口,由小及大地反映两国女性文学在新时期的异同。 在前言部分重点阐释了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范围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中韩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生成轨迹,指出中韩两国的女性文学都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高潮、60年代的低潮、80年代的回升以及90年代的再度繁荣这四个阶段。在这四个大的时间段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这一历史时期在两国女性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着重比较20世纪70-80年代两国女性文学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环境的相似性,则表现在政治、教育、工作和家庭四方面。具体来讲,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社会工作机会的增多和在家庭中地位的上升,都对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比较研究20世纪70-80年代两国女性文学的社会内蕴和情感内蕴。首先从政经视角透视其社会内涵,政治的变动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写作走向,决定作品的外部环境;经济地位的不同,则影响着作品文本的内在构成。其次,从性别视角透视其情感,由婚姻描写、性爱描写和事业描写三方面剖析之。两国女性文学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开拓性,使得女性文学无论是在婚姻、性爱还是事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很好的主题基础。 第四章通过文本阐释,对两国女性文学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叙事焦点、语言特点和读者视点这三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比较研究。依视域考察之,与新时期韩国女性文学主要描写感情和家庭不同,中国女性文学的视野更为广阔,有大量描写社会生活的作品;依语言分析之,与新时期韩国女性文学作家善用独白不同,虽都常用第一人称叙事,但是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更趋于感觉化,较多运用比喻、象征和暗示等写作手法;依读者剖析之,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读者群较韩国女性文学的读者群更为广泛。 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新时期两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这一历史时期两国女性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对其发展趋向做出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03;I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建中;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J];求索;2004年05期
2 阎纯德;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J];文学评论;1998年04期
3 盛莉萍;新时期女性文学主题的嬗变[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降红艳;“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铃;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05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0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