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窦娥冤》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20:15

  本文关键词:《窦娥冤》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窦娥冤》 归化 异化 翻译 平行语料库


【摘要】:典故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窦娥冤》是中国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来源于“东海孝妇”这一故事。目前对《窦娥冤》译本的研究多用定性的方法,本文将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加以研究。本文将从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着手,探讨文化空缺视角下《窦娥冤》英译本中的典故翻译策略。 本文作者建立了《窦娥冤》汉语原文与两部英文译本的平行语料库,即杨宪益的英译本以及时钟雯的英译本与汉语原文的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作者对两译本中的典故翻译进行了详细地对比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故翻译的方法。 本次研究表明,对于译文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两位译者均采取了应对措施。尽管两位译者在其译本中都采用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但有其倾向性不同,本次研究从统计学上证明了杨宪益与时钟雯在翻译策略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艳;刘文娟;;《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伍志伟;;论《围城》英译本社会方言的失误[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3 王幸;;关联理论下的幽默翻译一对《围城》英译文的个案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4 张亚丽;;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典故翻译[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5 文军;李培甲;;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江晓梅;;《中庸》书名英译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吴宾凤;崔红娟;;《道德经》四种英译本之误译辨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哲;;对《论语》不同英译本的翻译要点解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吴玉光;;归化还是异化: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译策略探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姚达兑;;《粤讴》的英译、接受和叙事[J];文化遗产;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英;;从《红楼梦》的英译本看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和补偿[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沙博里;李士钊;妙龄;;《水浒》新英译本前言及翻译前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3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金百林;;试论《易经》英译本对数字的译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红菊;;因《针灸学释难》结下的缘分[A];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粉保;;《金瓶梅》英译本误译解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李宁;;民俗文化翻译初探——以《福乐智慧》中民俗文化的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温年芳;;目的论与《茶馆》译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10 刘玮;;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诗经》译本的形美传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京记者 王乐;英译本《五经》明年初步成型[N];文汇报;2009年

2 胡志挥;从弱小到强大[N];文艺报;2009年

3 汪榕培(中国典籍英译学会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译可译,非常译[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记者 王佳欣;中国文学英译本出版发行稳步攀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子雨;《狼图腾》英译本及其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王鹏;斯诺的另一本书[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王鹏;斯诺的另一本书[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裴立宁 郑洪;让中医药典籍走向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冀燕;《邓小平震撼世界》在美国问世[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陈欢;“正本清源”女性“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夏天;“阐释运作”延展理论框架下的老舍小说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林佩璇;《圣经》典故研究:价值与缺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冯晓黎;帛书本《老子》四英译本的三维审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江帆;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黄中习;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楠;《窦娥冤》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宋向娜;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3 张晓蕾;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海商法英译本连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赵彦博;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红丽;建构主义视角下新疆旅游手册英译本之构建[D];新疆大学;2011年

6 刘仕敏;以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解读王际真的《红楼梦》英译本[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谢承凤;从《汉魏六朝小说选》杨、戴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中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道德经》三种英译本之文化解读[D];海南大学;2011年

9 穆智玲;以《围城》英译本为例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黎倩;以威廉姆斯翻译评估模式为基础的《墨子》英译本选段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56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56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