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读陈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20:24

  本文关键词: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读陈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类 文学理论 古代文学研究 文献学研究 典论 西方文论 替代论 引证文献 文论家 契约论


【摘要】:正"文类"是文学理论最古老的范畴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之一。陈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由表及里地深入剖析各种文类现象,将基础性研究与前沿性探讨并重,将文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是一部契接古今中外理论辨析的优秀学术著作。一、于宏阔的古今中外文献引论中立论充分利用文献是古代文学研究学者和古代文献学研究者惯用的方法,唯有如此方能对一些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论述。该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于古今中外宏阔的领域广泛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02
【正文快照】: “文类”是文学理论最古老的范畴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之一。陈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由表及里地深入剖析各种文类现象,将基础性研究与前沿性探讨并重,将文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是一部契接古今中外理论辨析的优秀学术著作。一、于宏阔的古今中外文献引论中立论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哲;;从文类视角看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8期

2 彭宏;;从侦探到“反特”:一种文类的消亡——从程小青的创作转换说起[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陆扬;萨义德与文化批评:警惕精英主义文化中的帝国主义[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4 刘立平;中英古典诗歌文类比较——对缺类现象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俞志慧;事类之“语”及其成立之证明[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毓红;;诗的艺术:西方文类的范畴[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潘水萍;;“戏剧”、“抒情诗”与“叙事文学”——多维视角下的“比较诗学”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吕若淮;;随笔:自由的精神——法国第一届随笔学术论坛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陈军;;文类等级的文学史功能论[J];学术论坛;2010年08期

10 杨金才;文类、意识形态与麦尔维尔的叙事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竞;;新世纪十年文学: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2 吕若涵;;现代散文文类与书信文体[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陈平原;;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於可训;;新世纪文学研究断想[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5 王仁芸;;张大春的“小说另类知识”[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6 ;社区观众调查统计[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7 唐岫敏;;传记视野中的书信[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王成军;;书信与书信文学之理论问题[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永春;;论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赵白生;;书信文学的修齐治平——谈《家书》的家长里短[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 扬州大学文学院;中西文类历史演进显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刘光耀;重新认识文类的性质[N];文艺报;2008年

3 南帆;分类与自由[N];文艺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圣华;作文类期刊今朝“变脸”[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龙泉明;经典的尺度[N];光明日报;2002年

6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让大众领略和吸收科学精神[N];文汇报;2009年

7 简女贞;今日台湾散文之新走势[N];北京日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金元浦;影像时代的摄影文学[N];文艺报;2002年

9 秋叶;向萨特致敬[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白雪莲;英美文学教材建设的新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仝建平;《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红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艳丽;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粲;鲁迅小说文类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其;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兴起和演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范佳;三国奏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冯建敏;20世纪90年代散文文体变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亚楠;后现代文类视野下的赛博朋克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牧林;宋代寓言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仝十一妹;《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编纂流传考[D];北京大学;2013年

8 腊月;新疆卫拉特蒙古英雄故事之战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谢晓茵;论接受美学中的类型视野[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韩扬文;<文心雕龙>“文体”范畴辩[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5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