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英译策略探究——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宋词英译策略探究——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中心
【摘要】: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以李清照词《声声慢》的16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小见大,探讨宋词英译的策略。文章首先概述了李清照词英译及其研究情况,然后将译本分为三类,通过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形美"和"意美"两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从译本的词数和韵律角度分析"音美"问题。最后,将"三美论"与宋词英译相结合,归纳出翻译宋词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词人之一。国内外对于李清照词的英译实践工作较多,且起步较早。国外最早出现李清照词英译的作品收录在1949年出版的、由RobertPayne所编著的书The White Pony:An Anthology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the Present Day中,该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碧云;;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清照词英译的美感再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曾芬;;从“三美论”角度评析《如梦令》英译本[J];青年文学家;2011年19期
3 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4 郑恩岳;李清照《声声慢》词英译方法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张孜婷;;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李清照词的英译中的再现(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容蓉;;从《葬花吟》杨宪益夫妇译本看异化的翻译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赵玉玲;;李清照词《声声慢》的美学意蕴及生态翻译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8期
3 唐珊珊;;A Deep-Sworn Vow:译文比较研究[J];海外英语;2012年05期
4 黄顺红;詹蓓;;探析电影片名翻译的美学特征[J];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03期
5 王婷;;诗歌翻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A Red Red Rose”的四种中译文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6 张碧云;;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清照词英译的美感再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叶湘;李建华;;宋词《声声慢》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李波阳;舒谊;;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许渊冲古诗词英译评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殷瑜;;从“三美”论角度看《吉檀迦利》冰心译本[J];名作欣赏;2013年35期
10 孙龙飞;;查良铮浪漫主义诗歌翻译的移情解析[J];理论观察;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冯全功;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芳芳;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在形美上的损失与补偿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夏毅;从阐释翻译理论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莹莹;李清照词的美学解读[D];延边大学;2010年
4 查金萍;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中数词的翻译[D];安徽大学;2012年
5 宋安琪;格式塔意象再造视角下辛弃疾词作的翻译[D];青岛大学;2013年
6 任敬辉;基于语料库的《长恨歌》译者文体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王翠;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宋词翻译[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8 仉嘉粒;符号学视角下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美学理据再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张e,
本文编号:1266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6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