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原生态文化在昆曲《长生殿》英译本中的移植

发布时间:2017-12-09 04:28

  本文关键词:中国原生态文化在昆曲《长生殿》英译本中的移植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原生态文化 昆曲 《长生殿》 文化移植 精英文化 民间文化


【摘要】:中国原生态文化指的是植根于中国且在漫长历史演变中其精华得以保持不变的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起源于六百多年前元代末期的江南地区,它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原生态文化。中国原生态文化在昆曲里体现为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完美结合。创作于昆曲发展史中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长生殿》就很好地体现了昆曲的这个特性。《长生殿》里的精英文化包括以儒教佛教与道教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完美体现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品位高雅的剧本;《长生殿》里的民间文化包括平民的情感与生活民间风俗与传说,以及俗俚的玩笑与戏谑。 向世界(尤其是英语世界)介绍如昆曲这样的中国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译者一项重要的任务,而通过翻译移植中国文化,是完成这个任务的方式之一。“移植”一词用于翻译研究领域时,意指通过翻译,使包含在原文里的文化有效地尽量完整地进入译入语文化里,并能为译入语文化的读者接受和理解。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翻译理论依据,认为文化移植的效果分为三种:成功的移植,部分成功的移植以及不够成功的移植。 本文选取两个版本的《长生殿》英译(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以及许渊冲和许明的译本)进行研究,通过对照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探讨原文包含的中国原生态文化在英语译本中得到了何种程度的移植。经过分析,论文认为在《长生殿》英语文本中,得到成功移植的有精英文化里中国传统哲学以及民间文化里平民情感与生活的部分;得到部分成功移植的有精英文化里体现文学性与音乐性的唱词以及民间文化里民俗与传说的部分;移植不够成功的则是精英文化里的典故以及民间文化里俗俚的玩笑与戏谑部分。 在全球化时代,译者的责任是让世界更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笔者对中国戏曲原生态文化在翻译中的移植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原生态文化在译本中得到怎样的移植,以期对中国典籍的英译、对中国文化更好的译介和传播有所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德;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吉灵娟;;译者主体性与昆曲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6期

3 赵慧英,白哈斯;浅论生态学概念[J];甘肃科技;2005年02期

4 麻勇恒;;原生态文化之概念诠释[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方造;文化移植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巫元琼;刘晓民;吴庆晏;;论传统戏曲的翻译标准——兼评杨宪益、戴乃迭《长生殿》英译本[J];四川戏剧;2009年04期

7 蒋骁华;;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J];上海翻译;2009年04期

8 吴海勇;佛教思想与《长生殿》[J];十堰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杨才元;;昆曲翻译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菅永梅;;情缘终归虚幻——论《长生殿》中的佛道思想[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中国戏曲翻译的美学视角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9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69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