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也谈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

发布时间:2018-01-05 21:06

  本文关键词:也谈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 出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翻译 文学理论 陌生化 异化


【摘要】:"异化"和"陌生化"两个概念有类似之处,但"异化"绝不等同于"陌生化"。"陌生化"作为"文学性"的表征之一,应当成为文学翻译的目标。"异化"翻译可能让译文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就此认为"异化"翻译就一定能够产生"陌生化"的效果,更不能认为译文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就是原文的"陌生化"手法造成的。
[Abstract]:"Alienation" and "Defamiliarization" two concepts are similar, but the "alienation" is not equivalent to "Defamiliarization". The "Defamiliarization" as one of the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should be the goa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may produce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but but we can not conclude that foreignization will be able to produce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but can not think of the effect of defamiliarization is the original "Defamiliarization" caused.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大学人文社会重点建设项目(JSDX2006A11)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JDR2008B08)
【分类号】:I046
【正文快照】: 徐剑平、梁金花在《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以赛珍珠英译〈水浒〉为例》一文的摘要中指出:“赛珍珠的《水浒传》英译本采用了能够保留异国情调的异化或‘陌生化’翻译手段,”[1]显然这里是把“陌生化”等同于“异化”了。我们认为这是对“陌生化”和“异化”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静;;传统、陌生化的反叛与异化翻译[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2 汤水辉;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徐剑平;梁金花;;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以赛珍珠英译《水浒传》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刘英凯;归化—翻译的岐路[J];现代外语;1987年02期

5 郑海凌;“陌生化”与文学翻译[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2期

6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7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8 李静;;异化翻译:陌生化的张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艳;;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及其融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李红;;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朱明胜;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冯成一;适度异化与文化交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8 楼鲜艳;;译者的文化传输者角色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涂秀青;;也谈中国英语的标准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林莉莉;;英汉翻译写作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宁;;从“Friends”的中文字幕翻译浅谈英文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原则[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玮;;文化生态平衡与适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翁元达;从言语外知识的角度浅谈口译中的理解障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孙瑞;朱生豪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曼;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凯;信息时代翻译中“陌生化”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J];外语研究;1999年03期

2 吕俊,侯向群;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对话意识的建立──兼谈新时期的翻译观[J];外语研究;1999年01期

3 孙致礼!洛阳036信箱30号,河南洛阳471003;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4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q,

本文编号:1384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84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