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艺术学科建设发展刍议
本文选题:艺术学科建设 切入点:教育对象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等学校艺术学科建设发展,要明确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大众;要发挥院校原有优势和地方地域特色,建立各具特色的办学体系;要确立和艺术学科相适应的评估机制与评估体系;艺术理论与历史研究是艺术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培养学科带头人,以专业引领学科建设。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that the object of art education is the public,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original advanta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loc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stablish a school running syste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system suitable to the art discipline, the art theory and the history research are the two pillars of the ar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rain the subject leader to lea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th the specialt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桂珍;;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建设问题与发展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吉元;;关于目前新疆地缘特色下的美术学科建设[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杨力;;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美术教育学科体系[J];艺术教育;2007年01期
4 诸葛铠;理论和历史研究是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J];装饰;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涛;;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2 刘桂珍;李景玉;;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建设:历史与愿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4期
3 栗冬红;;理工科大学学生艺术设计教育诉求调查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4期
4 孙晓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惰学现象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群文天地;2012年19期
5 刘桂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我国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应对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桂珍;李景玉;;综合性大学有效艺术教育建构的基本理念——与西方比较的角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付海菊;;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洁;新中国初期(1949-1966年)内地院校毕业来疆国画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慧祯;新课改、新理念,,美术课程评价方式探究—乌鲁木齐中小学课改实例解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利;建国以来新疆有突出贡献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建国以来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概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涛;论服装与人的形体再造[D];江南大学;2005年
6 赵利权;略论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高蓓蓓;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师范类专业美术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晶;服饰配套设计原理探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9 姜珊;谈当代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10 王若鸿;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旭光 ,宣雁 ,喻溟;高校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的传统、使命和实践——“北京大学与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大会”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高沛;;浅谈我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典万;;“艺术学学科定位与学科发展”全国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1期
4 常宁生;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问题与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薛和;高校艺术教育的大众化与专家模式的解构[J];艺术教育;2005年06期
6 杨健生;;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初探[J];艺术教育;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珠;;论口译教学多元化评估体系的构建[J];职业圈;2007年10期
2 高永贵;罗先凤;;基于评估体系的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05期
3 张天伟;;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评估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教学研究;2008年05期
4 陈彩霞;程静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探索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解媛媛;李永文;张雷;;国外器官捐献评估方法介绍[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年03期
6 何芸;;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与评估体系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6期
7 苗燕;;三种口译课程测试评分标准比较研究(英文)[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8 刘莉;李娟;刘瑛;;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9 李建凯;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J];当代电视;2004年08期
10 严轶伦;第二课堂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丹;董靓;;绿色建筑评估与探索[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广新;;中国犯罪心理画像及其评估体系理论论纲[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春;;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与质量保证机制[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荔红;吴玉芳;;对循环型社会政府绩效评估理念体系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冯桂平;;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框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瑞青;;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罗瑞青;;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江亿;林波荣;;北京奥运建设与绿色奥运评估体系[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C];2005年
9 于洪亮;许佳华;;建立无线网络质量优化与评估体系[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明;;中药新药市场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初探[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国香 宁 杰;建立科学统一的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许昀 卫明;“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体系”项目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余杭报道组 范建荣邋余杭记者站 俞晔;法治建设余杭区“有尺可量”[N];杭州日报;2007年
4 朱云松 熊湘平;3家供应商“先热后冷”被淘汰[N];人民武警;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抓紧建立股市安全评估体系[N];证券时报;2008年
6 刘洋 卢艳萍 张军才;湖南 制定职教评估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记者 刘伟;现代居住文化评估体系研究课题启动[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朱瑞新;民航大学首创基层党组织工作评估体系[N];中国民航报;2007年
9 记者 陈忠仪 通讯员 顾建荣;上海法院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大见成效[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周其俊;量化评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安石;基于市场机制的电力系统规划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陆绍凯;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绍忠;我国住宅房地产业发展预测及品牌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盛明科;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制度安排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南;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陈振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杨奇峰;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室内环境评估体系[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蔡辉荣;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葛长荣;第一军医大学医学临床重点学科评估体系的建立和软件系统制作[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黄波;以销售量为导向的广告评估体系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雅静;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小强;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奇耀;行政执法过程环境论纲[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黄志坚;高职学生工作评估体系[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9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4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