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生态批评的规范

发布时间:2018-03-23 00:19

  本文选题:生态批评 切入点:生态关系 出处:《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文本绿色的审美批评,到相应的审美文化批评和艺术哲学批评,显示了生态批评空间的拓展和质域的生成。生态和谐与生态中和,分别构成了生态批评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审美规则、生态规则、自然规则三位一体运行,是生态批评的规律,是生态批评从艺术领域走向其他领域的机理和依据。
[Abstract]:From the green aesthetic criticism of the text to the corresponding aesthetic cultural criticism and artistic philosophical criticism, it shows the expansion of the ecological criticism space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region. Aesthetic rules, ecological rules and natural rules run in a trinity, which is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and the mechanism and basis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from art to other fields.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4 方舟;《现代普罗米修斯》中的异化隐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李颍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关于北京学研究的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沈敏荣;成文法的变革与法律的不确定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胡存之;文化合理性的追寻与批判[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10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牧;从依生走向共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娜;论贝尔纳学派的科学学[D];湘潭大学;2001年

5 马卓;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茂林;从自然价值论到自然本体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闫文杰;沈从文作品的古典和谐美[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梁红秀;(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对科学共同体的促进作用分析[D];广西大学;2003年

10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鼎生;;生态美的系统生成[J];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2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良;;亲近自然 诗意栖居——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中国比较文学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张华;;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4 刘正凤;;文学的生态批评方法论[J];企业家天地;2010年02期

5 刘文良;;试论生态批评的原则[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6 穆艳秋;;文学的生态批评发展前景述略[J];山花;2010年14期

7 温越;;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的想象性建构[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8 刘蓓;;生态批评的“环境文本”建构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李晓明;吴承笃;;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禹权恒;;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前景[J];语文学刊;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9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依可;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7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8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2 蒋文;生态危机中的文化反思[D];四川大学;2007年

3 顾冀梅;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大艳;灭绝还是共存—《白鲸》和《怀念狼》生态文化主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6 何立强;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自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卉;生态批评的视野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永霞;在自然的沉思中相遇—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观比较论[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栗丽;《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1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51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