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门”的铭写——解读《天路历程》晚清方言译本中的图文修辞方式

发布时间:2018-04-11 20:51

  本文选题:《天路历程》 + “门” ; 参考:《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3期


【摘要】: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天路历程》方言译本中的图文修辞方式,来展示作为一种记忆之"门"的复调铭写。清末粤语版《天路历程土话》通过章回小说、绣像画插图及修改故事情节等修辞方式,重组记忆的空间形式,把《天路历程》所表达的存在于历史且表达为与救赎的时间性个体相勾连的天国窄门,转化为空间性的"门"。这样,有关信仰之语言事件的传讲就引入了有关"门"的不同铭写方式,而这正暗合了中国人对于上帝观念的记忆方式。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e polyphonic inscription as a kind of memory by analyzing the figure of speech in the dialect translation of "the course of Heaven".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antonese version of "the History of Heaven" reorganized the spatial form of memory through the rhetorical means of Zhang Hui's novels, embroidered illustration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tory plot.The narrow gate of heaven expressed in history and expressed as the temporal individual of redemp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spatial "door".In this way, the preaching of the language of faith has introduced a different way of writing about the word "door",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y the Chinese remember the idea of Go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46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文南;英国传教士宾为霖与《天路历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10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现U,

本文编号:173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3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