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作为风格术语的“风格”——一个关于“艺格敷词”与艺术史学科的中国案例

发布时间:2018-04-25 20:35

  本文选题:风格概念 + 术语 ; 参考:《新美术》2010年06期


【摘要】:正1753年,当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发表了论风格的演讲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这篇文章居然在两百多年后对远东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在文中布封提到"风格应该是刻画思想的,而他们只晓得涂抹空言"。在西方style一词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常常只是随意地被用来表示某种特点。不过在布
[Abstract]:In 1753, when he gave a style speech at the French Academy, he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the article had had such a big impact on the far East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later. "style should be the portrayal of ideas, and they only know how to smear empty words," he said in the article. In the West, the term styl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is often used casually to denot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But in the cloth,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盛德;“风骨”等于“风格”吗?——与李树尔同志商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王晓路;术语的困惑──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3 尹吉男;;关于淮安王镇墓出土书画的初步认识[J];文物;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铭;滑稽家及东方朔与屈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甘生统;;《文心雕龙》“情”论探微[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唐辉;;论文史关系与史学文体——《文心雕龙·史传》的文化诠释[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4 黄立;;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5 苏敏;;言志:从中西文学视域论中国诗学体系的诠释原则[J];东方丛刊;2009年02期

6 谢建明;徐习文;;论滕固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小汾;;岑家梧与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孙长初;;六朝石刻辟邪艺术图像的释读[J];东南文化;2008年02期

9 刘礼宾;;民国时期留学美国的雕塑家 滕白也[J];雕塑;2008年02期

10 雷黎明;;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之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清;;萧梁宫廷音乐文化与乐府新声的创作[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大雷;;关于《文心雕龙》的批评学[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蓉蓉;;“通变”论与“新变”说[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闫月珍;;刘勰论隐秀[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宏林;;论沈约“嫉俗趋雅”乐府观对刘勰的影响[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夏静;;关于《文心雕龙·原道》的“惟人参之”[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允锋;;从《练字》篇看刘勰《文心雕龙》与佛典翻译理论之关系[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邵炳军;梅军;;关于《〈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若干问题的思考[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石、画像砖人物题材的艺术特点[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辉;谢明仁;;刘勰与钟嵘诗经观之比较[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欣;写意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韩雪松;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5 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金甫f,

本文编号:180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0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