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世界鲁迅译介与研究六十年

发布时间:2018-04-27 01:23

  本文选题:鲁迅全集 + 狂人日记 ; 参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5期


【摘要】:正一、译介世界最早译介鲁迅著作的国家是日本。1922年6月和1923年1月日本《北京周报》分别发表了仲密(周作人)译《孔乙己》和鲁迅自译《兔和猫》,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译介。日本译介鲁迅著作的最早时间应是
[Abstract]:Jung-ichi, Japan wa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translate and introduce Lu Xun's works. In June 1922 and January 1923, Japan's Beijing Weekly published Zhou Zuoren's translation of Kong Yi-ji and Lu Xun's self-translation of Rabbit and Cat, but this wa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hemselves. The earliest time for Japanes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Lu Xun's works should be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国外汉学研究所;
【分类号】:I210;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内好 ;靳丛林 ;宋扬;;鲁迅杂记Ⅰ(之三)(1946~1956)[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7期

2 高道一;;拾穗续札[J];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12期

3 王尔龄;鲁迅前期小说循迹辨踪[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茅盾;;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笔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04期

5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中的鲁迅[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5期

6 陈珍;;鲁迅:日本人心中的中国文化符号[J];中国人才;2010年15期

7 赵遐秋;;跟风整人的懊悔[J];炎黄春秋;2009年08期

8 茅宗祥;论《呐喊》《彷徨》的结构(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9 顾忠国;;日本出版全二十卷本《鲁迅全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04期

10 孙郁;;鲁迅的佚文[J];群言;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珠鲁;;重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意思沟通结构为中心[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金彦河;;鲁迅《野草》的诗世界——极端对立与荒诞美学[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家鸣;;鲁迅: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吉鹏;冯岩;;鲁迅与张炜:灵魂的守夜人[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秀慧;;跨国界与跨语际的鲁迅翻译(1925~1949)——中、日、台反法西斯的“地下火”与台湾光复初期“鲁迅战斗精神”的再现[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邹贤尧;;对话与抗衡:鲁迅与前驱外国作家——从叙事层面考察[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全炯俊;苑英奕;;小说家鲁迅与他的小说世界[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冬木;;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人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姜异新;;鲁迅的1933[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钰;马云的狂人日记[N];华夏时报;2011年

2 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3 王世军;超越自我 开拓未来[N];吉林日报;2006年

4 记者 江湖;新版《鲁迅全集》面世[N];文艺报;2005年

5 艾西;最为完备的《鲁迅全集》[N];长春日报;2005年

6 一冬;新版《鲁迅全集》吸纳最新研究成果[N];工人日报;2005年

7 董艳艳;卞留念的狂人日记[N];音乐周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昶;《鲁迅全集》磨砺新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刘建民;他强壮了我精神的骨骼[N];工人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路艳霞;这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音;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克军;于无地彷徨—鲁迅作品中的“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宋扬;论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钱伟;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进;流亡异邦的中国文学:张爱玲的启示[D];复旦大学;2006年

9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伟琴;反语的语用和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葛群燕;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两个英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赫灵华;鲁迅序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孙菲;医学背景下的文学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田静;“时间”构筑的现代[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素英;穿越时空的心灵连接[D];郑州大学;2006年

7 金兰;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8 王玮;“呐喊”前的“心声”[D];吉林大学;2008年

9 彭亮;伪主体的危机与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蒙祖帅;美学视角下鲁迅作品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8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08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