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下艺术语言的异化与回归
本文选题:艺术语言 + 异化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摘要】:当下,无论是在艺术实践或是在艺术理论当中,艺术的本体论地位与意义均面临丧失,艺术的各个基本维度正被逐渐边缘化,甚至彻底取消,这些情况主要可归结为艺术语言对艺术的异化。问题具体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强调艺术语言的差异走入了丧失其差异性的死胡同,一是艺术语言在同其所处语境的碰撞当中逐渐脱离了艺术化轨道。当代美学及艺术哲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约翰.凯里和阿瑟.丹托著作中的观点和理论,对这些问题均有所反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从强调艺术同生活的联系入手,使艺术完成对生活本身的回归及其对自身的重构,并使艺术逐步摆脱哲学及理论思潮的统辖与束缚,这一切,同时也将成为艺术超越当下、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Abstract]:At present, both in art practice and in art theory, the ontologic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art are all being lost, and each basic dimension of art is being gradually marginalized or even completely cancelled. These situat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lienation of art language. The problem lies in two aspects: one i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artistic language has gone to the dead end of losing its difference, the other is that the artistic language has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the artistic track in the collision with its context. Two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nd art philosophy-John. Carey and Arthur. The viewpoints and theories in Danto's works reflect these problem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start with emphasiz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 and life, to make art complete the return of life itself and to reconstruct itself, and to make art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domination and bondage of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thoughts.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become the only way for art to go beyond the present and to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J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丁云亮;;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姚石;;超越之维的丧失——对《大西洋─太平洋食品商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张公善;;西方古代生活观的三大范式——生活诗学基础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邱静娟;;《绝望》与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慧林;;教材建设与“教材观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荆筱槐;陈凡;;技术不确定性的价值观规约——一种技术价值观的功能剖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李权时;吴俊杰;;后现代技术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金小燕;马佰莲;;生态文明视角下消费和幸福关系的思考—对消费主义幸福观的批判[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解月光;;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需求的现状与特征研究[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谈新敏;宋保林;;论技术创新人文化的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张伟;隋东;;科技代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文坤;“自然”思微与诗学再识[D];苏州大学;2002年
6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甄媛圆;奥林匹克运动中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静;;论归化、异化策略在谚语翻译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王坤;;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高云薇;;中国英语与中国的特色词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陈婷;;浅析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学理论;2011年17期
5 胡澎;;归化和异化:外国电影的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11年16期
6 谷宝祥;;日汉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曲夏瑾;柳应全;;浅谈欧美诗歌的诗律美及其汉译的一些看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8 夏天;;广告词翻译中的“等值效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晨;;习语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谊;;《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熟语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的运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杜海燕;;浅析英语电影名称汉译策略——兼评大陆、香港及台湾的英语影名汉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琪;李荫榕;;论虚拟实践的异化及其根源[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红梅;;国内翻译界归化和异化研究十年(1997-2007):回顾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胡敏文;;归化、异化策略的多元互补阐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唐发年;;试论异化与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洪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语言的特征[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10 刘立成;;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异化与回归[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学芹;给“异化教育”降降温[N];科学导报;2005年
2 徐冰;有问题就有艺术[N];南方周末;2010年
3 记者 孙欢 实习生 杨菲 薛雅;用艺术语言诉说交融与起步[N];西安日报;2011年
4 彭吉象;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记者 唐子韬;徐冰:艺术背后的现实语言[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文科;独特的艺术语言[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7 记者 徐松兰;独特艺术语言展现甘北大地[N];深圳商报;2007年
8 商报记者 刘洋;“化繁为简做艺术”[N];北京商报;2011年
9 李青宜;社会的异化[N];学习时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浪;异化的“奥数”[N];重庆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彭鹏;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异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3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郭巍;知识的问题与《亨利·亚当斯的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邹晓霞;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邓志伟;E.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伟华;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两种英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贺月娟;谚语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耀川;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4 钱玉莲;翻译情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侯丽枚;从归化、异化角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新梅;鲁迅短篇小说中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萍;论《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D];苏州大学;2009年
8 陈春;接受美学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胡玲玲;汉语法律术语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徐文会;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语法律术语英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2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3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