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翻译的英文句简汉文句繁现象

发布时间:2018-05-03 11:34

  本文选题:文学翻译 + 英文句简 ; 参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在翻译中,文句英简汉繁是为了更加精确、全面表达文学作品复杂、深沉的含意,是为了准确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通过文本解读,可以看出文学特质决定英文句简、汉文句繁的成因。只有准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才能译出好作品,吸引读者的眼球,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把握作家的生命创造,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Abstract]:In translation, sentences are simplified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complex and profound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and to grasp the author's value orientatio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we can se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the simplicity of English sentences and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sentences. Only when it is applied accurately and flexibly can good works be translated, readers' attention be drawn, author's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 expressed, author's life creation be grasped, and the works be more alive.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科研专项)A类课题(JA13689S)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娴;;从符号美学看语义冗余和等效原则的悖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朱三毛;;“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陈琳;张春柏;;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盛俐;;汉译英过程中信息的压缩与解压[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彭书雄;;“文本细读”与中国古典诗歌解读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05年11期

6 潘莹;熊丽君;;文学视域中的歧义与翻译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译作文本旅行的陌生化图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2 梁益宁;;“异化”策略与文学翻译“陌生化效果”的实现[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3期

3 周红民;;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及其在翻译中的解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4 康连霞;;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5 何海霞;;从《围城》英译本论陌生化效果的翻译[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单畅;王永胜;;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审美取向[J];当代电影;2013年06期

7 尹明福;;莫言《丰乳肥臀》中儿童视角情景的翻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8 胡作友;李晓东;;语境与“陌生化”语言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0年02期

9 谷秀春;;陌生化与文学翻译[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10 李静;;目的论视阈中的广告翻译本土化路向及陌生化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心强;魏晋南北朝批评主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支之;科幻虚构词与特殊表达法的翻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黄莹;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丽君;言语交际中的冗余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理;从陌生化角度看赛珍珠译《水浒传》[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如心;基于杂合现象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李倩;诗学视域下《洛丽塔》中陌生化手法在汉译中的再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薇;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文吉;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伦秀伟;从顺应理论角度研究英语蓄意歧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2 Eugene A.Nida;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02期

3 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廖七一;论翻译中的冗余信息[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5 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年06期

6 郑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7 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8 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9 刘亚猛;;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10 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彩娟;;浅谈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艺术[J];语文学刊;2008年12期

2 李开荣;论创作意图与文本解读之关系[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谢越华;文本解读:让语文教学充溢人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刘小枫;;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经典与解释——文本解读与古典学问的样式(笔谈)[J];求是学刊;2008年03期

5 李洪先;;社会历史文本解读的理论与实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刘玉;;例说文本解读的三要与三忌[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7 王跃春;;简析语文文本解读的文化性[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8 黄荣华;;文本解读:请走出“共性知识”圈——以《故都的秋》的两个教学设计为例[J];语文建设;2010年Z1期

9 崔国明;;看不懂的语文课(节选)[J];语文建设;2011年05期

10 钟晓红;;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的文本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金坤荣;;努力追求生态本真的文本解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2 李大为;;文本解读中的人格转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郅高增;;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探索[A];2013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黄玉兵;;独角戏·雕刻刀·罗盘针——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5 朱贻庭;;有序—和谐:“和为贵”文本解读[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龙燕;沈远鑫;;2012年瞿秋白研究成果述评[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七辑)[C];2013年

7 陈付喻;王元方;;提高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关键——有效阅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绍振;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N];文艺报;2013年

2 ;把握文本解读三个度[N];潮州日报;2009年

3 巴州区三河场初级中学教师 邵传义;怎样做好文本解读[N];巴中日报;2012年

4 庆阳师范 马振;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N];甘肃日报;2009年

5 杭州学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金新;语文文本解读的无度与有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冯燕芳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文本解读应与时代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洪泽县实验小学 李春梅;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吕薇洲;侯惠勤:文本解读与学术出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陈鲁峰;教与不教有什么不同[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吴礼明 安徽铜陵三中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深处[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照岗;论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桂花;高中文言文文本解读的生活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邱园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策略的历史演进[D];鲁东大学;2013年

4 王蕊;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谦;新课程背景下的多重对话与文本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红梅;基于英美“新批评”视野的高中文学文本解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建玲;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8 范红彩;人教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牛朝霞;文本和文本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婕;初中语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38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38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