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人到女人:李清照在英语世界中的形象重塑——以《〈金石录〉后序》为切入点
本文选题:李清照 + 形象重塑 ; 参考:《名作欣赏》2011年36期
【摘要】: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李清照作为一位卓绝女词人的完美形象已经定格于历代读者心中,而其作为一个理想妻子之德才兼备的形象则更是契合了中国文人的心理需求。本文以《〈金石录〉后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汉学家宇文所安如何通过翻译重塑李清照形象,从而为重新审视文学传统提供思路和方法。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erfect image of Li Qingzhao as a brilliant female poet has been fixed in the hearts of past generations of readers, and the image of Li Qingzhao as an ideal wife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meets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hinese literati.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of "Jinshi Records" in the English world,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inologist Yu Wenan rebuilds the image of Li Qingzhao through translation so as to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re-examining literary tradition.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S076)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A-2400-11-0001-0223)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23;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尊明;王兆鹏;;从传播看李清照的词史地位——词学研究定量分析之一[J];文献;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亮;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文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倪书华;中国文论文本的跨文化阐释[D];汕头大学;2005年
3 史冬冬;他山之石[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华;王翠;;宋词译如歌[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2 贾红霞;;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李清照《一剪梅》英译本对比分析[J];长城;2011年08期
3 龚兴艳;;文学语言的模糊美[J];群文天地;2011年03期
4 郭朝阳;;论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J];作家;2011年1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绵绵;;人文修养与文学语言的互动关系[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梦麟;古今画价纵横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马涛;济南市艺术创作大盘敲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记者 王海丞 实习生 刘璐;打造济南名士 展现齐鲁风情[N];济南日报;2007年
4 刘克定;名人隐私与“八卦”[N];人民日报;2011年
5 袁跃兴;“排行榜”时代[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健;李清照词英译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郑芷芳;艾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侯霞;爱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黄莹;从阐释学的角度看译者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玉珍;从阐释学角度分析宋女词人李清照词的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6 刘猛;从标记理论论文学风格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1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0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