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

发布时间:2018-06-23 00:47

  本文选题:译者风格 + 语料库方法论 ; 参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骆驼祥子》3个英译本为考察对象,探究汉英小说翻译中不同译者对汉语小说中"两可型"叙述话语的处理。研究表明:与英语原创小说相比,翻译小说基本遵循原创小说的话语叙述模式。"两可型"叙述话语英译时,英语本族语译者偏好将读者直接置于小说人物心理当中,而中国译者偏好选择第三人称过去时形式,拉开了读者和小说人物的距离,这一初步结论还需要借助语料库在更多文本中验证。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he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and taking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Xiangzi Locke"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different translators deal with the "two-type" narrative utterances in Chinese novel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nslated novel basically follows the discourse narrative mode of the original novel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English novel.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wo types of narrative discourse, native English translators prefer to place the reader directly in the psychology of the novel characters, while Chinese translators prefer to choose the third person past tense form, which opens up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ders and the novel characters. This preliminary conclusion also needs to be verified in more texts with the help of corpu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09XYY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10zd&127)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申丹;也谈中国小说叙述中转述语的独特性——兼与赵毅衡先生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尚必武;;叙事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语料库叙事学评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孙会军;郑庆珠;;《玉米》的叙述人称及其在英译本中的处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赵毅衡;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J];文艺研究;198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雍青;陈国恩;;接受与过滤:中国先锋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2 张向东;论五四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方式[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3 王林;;再论英语自由间接话语在汉译中的变形——人称指示语的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4期

4 刘慧云;转述语翻译与语言迁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王娟;;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研究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琴;徐剑;;《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叙述话语的描写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吕晶晶;;转述事件框架与转述的多维研究[J];外语研究;2011年02期

8 张文涛;;从表达形式的文体功能看人物引语的翻译——以《围城》的英译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黄立波;朱志瑜;;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以葛浩文英译现当代中国小说为例[J];外语研究;2012年05期

10 刘红江;李丹莉;;基于语料库的《莳萝泡菜》叙事进程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友;转述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史佳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吕晶晶;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转述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郭骅;意识流小说中的直接引语[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园;叙事学视角下的《红字》及其两汉译本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公丕民;英语中语言转述的功能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段晓捷;汉语篇章中的“直接引述”现象[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杨斌;从文体学角度对小说引语翻译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5 王艺;言语行为和引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颜小英;论着眼点的转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呼文娟;从文学文体学和叙事学角度谈《边城》英译本的翻译[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良举;[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黄冠颖;直接引语现象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温柔新;华兹生《汉书》选译本中东方朔形象的再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尚必武;;后经典语境下西方叙事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评《剑桥叙事指南》[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2 尚必武;;叙事学研究的新发展——戴维·赫尔曼访谈录[J];外国文学;2009年05期

3 申丹;对自由间接引语功能的重新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4 李晋;郎建国;;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国飞;;近代外国小说译介中的功利主义思想[J];学术界;2007年04期

2 徐大威;;论叙事学视域下的“叙述话语”范畴[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3 胡翠娥;;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陆国飞;;中国近代翻译小说的“归化”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刘真平;;中国近代翻译小说之诗学观[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年05期

6 史修永;陈龙;;林纾翻译小说的文学视野与文化立场[J];齐鲁学刊;2007年01期

7 孟丽;;翻译小说对西方叙事模式的接受与应变——以《时务报》刊登的侦探小说为例[J];理论导刊;2007年11期

8 张永中;;林纾译文不忠的因由探究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赵亚宏;于林枫;;论胡适对新文学翻译种子的培植——从翻译《柏林之围》与《最后一课》看其文学翻译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裘禾敏;;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考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宏印;;文笔、译笔与翻译笔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詹璐;;勒菲弗尔的“改写”说行不通了吗?——《爱情故事》“文革”译本“禁忌”翻译探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保平;诗歌对翻译的拒绝性[N];辽宁日报;2007年

2 陈仲庚;邓楠与《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认同》[N];文艺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傅小平;无“信”可言,何谈“达”、“雅”?[N];文学报;2006年

4 马建辉;文学理论:回归与转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重构中国式的另类现代性[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t;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刘庆元;《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燕日);翻译相异性[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5 卢静;历时与共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佳红;论译者风格的显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e,

本文编号:2054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54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