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
本文选题:民族艺术 + 文化资源 ; 参考:《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摘要】: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以及当代民族艺术发展的路径与取向,概括为"发现优势、坚持创新、走向超越"。一是民族艺术发展,就是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与现代化传播手段与途径优势;二是当代民族艺术的创造须深入到民族文化结构的层面,开掘其内在资源,把握其精神内核,继而借此进行新的、相适于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创造,做到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完美融合,形成有创新的艺术样式,才可能不断焕发生机;三是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得到合乎规律的、有生机的利用与展示,不断获得新的生长点,实现持续发展,则必须依托于民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重超越"。
[Abstract]:The utilization and display of the aesthetic cultural resources of national art, as well as the path and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art, can be summed up as "finding advantages, persisting in innovation and going beyond". The first i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rt, that is, the superiority of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modern means and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the second,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art must go deep into the level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structure, dig up its internal resources, and grasp its spiritual core. Then it is suitable for the cre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of contemporary people, so as to perfect the fusion of nationality, regionalism and modernity, and form an innovative artistic style, so that it can be constantly enlivened. The third is that the aesthetic cultural resources of national art should be used and display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 vitality, constantly gaining new growth points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must be based on the integrity and organic natur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ecology. And on this basis to achieve "multiple transcendenc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楚小庆;;基于艺术发展规律视域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生贵;;发现优势 坚持创新 走向超越——再论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迎春;科尔沁版画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艳;“土”与“雅”的享受[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丁宁;走向当代视野的艺术学[J];文艺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喜奎;;陷入低谷的沉思[J];当代电视;1991年02期
2 丛瑞雪;许兰菊;;德州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3 刀美兰;;为发展民族艺术而奋斗[J];中国民族;1980年01期
4 王名良;;发展民族艺术的一点思考[J];民族艺术;1987年02期
5 沈永年;;曲艺的现状和展望[J];群言;1992年09期
6 农峰;民族艺术之花在香港盛开[J];民族艺术;1994年01期
7 刘忠德;;让民族艺术之花永放光彩——写在’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开幕之际[J];中国京剧;1996年05期
8 ;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总目录[J];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06期
9 周云;浅谈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J];新疆社科论坛;2001年03期
10 章建刚;全球化进程与民族艺术研究的新课题[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变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岳喜玲;;加入WTO后,以创新精神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郑永彪;;中国高校推进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世山;;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5 罗海藩;;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6 汪胜;韩丹;甘丽;王文挺;刘慧浪;刁芳明;覃星奎;;重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生理研究生[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高信芳;;由安徽的高新企业谈引智中的创新精神[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8 汤梁;;化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9 李可;;论郑和的创新精神[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10 张景林;;浅谈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华;市民族艺术剧院再转型[N];青岛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家芬;州民族艺术剧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沈路涛、崔军强;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 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民族艺术的活力[N];人民日报;2005年
4 廖翊;崔如琢:要真正重视本民族艺术的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汪剑林;州民族艺术剧院开展文艺下乡活动[N];楚雄日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倩 通讯员 许红波;舞出民族艺术魂[N];永州日报;2005年
7 刘玉琴;京剧是有温度的[N];人民日报;2010年
8 安葵;在党的领导下弘扬民族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孙文剑;民族艺术:在市场烈火中再生[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国昌;走向世界的民族艺术之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丽;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鹏;辽墓壁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6 阮德信;亚企业家论[D];四川大学;2004年
7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8 柴国荣;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峥;语文创新教育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维;作文教学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雪莲;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洪海玲;中国外贸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军;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冬;企业家创新精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南毅;新加坡电子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毕爽;研究性学习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晶娟;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春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6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