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文艺对科学创造的助益效应——以爱因斯坦的音乐情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05 06:12
【摘要】:科学和文艺虽属不同领域,但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文艺对科学创造有助益效应。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音乐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这种助益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中蕴含的内在情感因素,可以转化为科学创造中的外在情感因素;二是艺术想象的诗性智慧带来的精神张力和思维活力,可以促发科学家的想象力;三是文艺和科学都有精神自由的诉求,艺术的审美世界可以为科学的精神自由提供资源。
[Abstract]:Although science and literature belong to different fields, they are not completely antagonistic. Literature and art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scientific creat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st Einstein and music, it can be found that this beneficial effec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intrinsic emotional factors contained in literature and ar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xternal emotional factors in scientific creation; The second is the spiritual tension and thinking vitality brought by poetic wisdom of artistic imagination,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of scientists, and the third is that both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cience have the demand of spiritual freedom, and the aesthetic world of art can provide resources for the spiritual freedom of science.
【作者单位】: 吉林市教育学院;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CGZW011YBX)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重点项目(SB110)
【分类号】:I0-05;G3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沛;;论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和谐服务”理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王丽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德海;;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类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瑞平;马文革;叶兵;;高校在科技文化发展普及中的作用和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胡兆胜;;科学创新中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辩证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李春泰;可能世界为真的确认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王家庆;可逆过程原型相对论热力学基本方程[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孙晓峰;安徽省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与思路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李琦;;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浅议[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马天俊;;哲学导论的描述使命[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潘建红;;我国当代创新文化的反思与建构[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谈新敏;;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生现代化人格的塑造[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榕贞;李祖云;;在气象科普中嵌入“科学美”元素的思考[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贾玉树;理性与可能世界[D];山西大学;2009年

3 李婧;中国古代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当代美学视野中的张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丽;量子测量中的多世界解释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冯军;技术负效应及其控制整合的探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明;中国政府公共卫生资金支出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张兰兰;工程师对和平利用核能的伦理责任[D];东北大学;2008年

3 王丽;论新军事变革中的人文精神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4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一楠;大学生群体中和谐人格的缺失分析及自主性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姜文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耿少禹;教育判例对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9年

8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志新;新疆哈萨克族体育项目开发与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以军;论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山石;;乐器演奏与科学创造[J];乐器;1987年02期

3 周晓琳;爱因斯坦和记者[J];思维与智慧;1982年03期

4 ;文艺漫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5 Banesh Hoffmann ,唐敬宇;My Friend,Albert Einstein[J];大学英语;1988年05期

6 ;爱因斯坦[J];文学少年(小学);2004年07期

7 李文斌;科学伟人爱因斯坦[J];文史月刊;2005年03期

8 黄涛;孤独的爱因斯坦[J];现代物理知识;2005年01期

9 熊舜时;论联想与科学创造活动[J];哲学研究;1985年05期

10 韩锋;略论“爱因斯坦精神”[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子威;;文艺与反映辨识[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苏进;;战火中的文艺兵[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天鹏;;爱因斯坦给人们的启示[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4 李醒民;;发明还是发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0:发明与发现上升到科学理论的条件和过程[C];2007年

5 周小计;陈徐宗;李卫东;王义遒;;玻色—爱因斯坦凝的相位和干涉研究[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6 许良英;;周老和《爱因斯坦文集》及其他[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7 吕锦华;;物理科学理论的发展[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许少知;;敢于向“主流”学说挑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7:“冷聚变”争论[C];2008年

9 冯家俊;;美是真理的光辉——谈美对科学创造的启示[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赵晓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复;福大“文艺下乡”情溢山村[N];福建日报;2005年

2 金元浦 曹文轩 董小玉;时代文艺需要怎样的美[N];光明日报;2005年

3 胡玉伟;文艺产业的民族化道路略论[N];文艺报;2005年

4 何安丽;文艺的另一种功能[N];浙江日报;2005年

5 周襄楠;SRT:通往科学创造的五彩路[N];科技日报;2003年

6 张九庆;传记中的爱因斯坦[N];科学时报;2003年

7 陈桃珍;走进爱因斯坦的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热读爱因斯坦:从思想到性感[N];科学时报;2004年

9 洪 蔚;最权威的爱因斯坦传[N];科学时报;2004年

10 叶子;举办“爱因斯坦奇迹年”纪念活动[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3 萨茹拉;安代的文化阐释[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李志勇;混沌分形新时空观的探讨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黄晓武;20世纪40年代“主观论”中的文学、政治与历史[D];清华大学;2008年

6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登龙;一维晶格和BEC中的非线性现象[D];湘潭大学;2004年

10 朱金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莉;科学创造中审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丽娜;论非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尚群;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与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诗和;爱因斯坦·充满现代人文精神的物理学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赵辉;爱因斯坦的科研艺术思想[D];广西大学;2004年

7 莫武兴;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D];广西大学;2004年

8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国友;爱因斯坦科学创新活动的人文基础探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智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统一性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3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23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