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面

发布时间:2018-10-14 19:27
【摘要】:"女性文学批评"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范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只是其中较为激进的一个分支。女性文学批评中存在大量的有意识从文学的、美学的、社会的、道德的、阶级的等"非性别"视角介入女性文学的批评样式,而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程度的"去(性别)政治"倾向性,体现出批评主体对过于政治化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某种理论隐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饱受质疑非议的现状,既与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体制的形成息息相关,又源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先作为一种文学社会学批评而非文学理论的本质规定性,也反映了中国当下语境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尚有诸多内在偏狭和薄弱之处。
[Abstract]:Female Literary criticism is a relatively broad category, and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only one of its more radical branch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on-gender" perspectives of women's literary criticism, such as literary, aesthetic, social, moral, class and so on, that are consciously involved in the critical patterns of female literature. However, it often reveals the tendency of "degender politics" in different degrees, which reflects a certain theory hidden worry of the subject of criticism to the feminism literary criticism that is too politicized. The status quo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in China since the new era, and is also derived from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s a kind of literary sociological criticism, not as the essential stipul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It also reflects that the practice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resent Chinese context still has a lot of inherent intolerance and weaknes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树明;;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董之林;女性主义批评:并不奢侈的今日话题[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3 邓利;;论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三足鼎立之势[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波;自我精神人格的守护——评陈染的小说创作[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2 周薇;《情人》:女性的伸张与压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孙新运;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4 卢亚林;父权制下强者的毁灭与弱者的生存——评澳大利亚女作家盖比·奈赫的小说《沐浴在光中》[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2期

5 张晶晶;;“母亲形象”异质辨析——读舒婷与翟永明的两首同名诗[J];电影评介;2006年22期

6 禹建湘;以同性之爱来“虚化”男人——论中国当代女权主义文学的一种写作策略[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禹建湘;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面临的困惑[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禹建湘;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盛永宏;视角的定位 角色的认同——透视部分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背后的男性中心思想[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启军;;DV电影:影像的“个人化写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兰;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白军芳;《水浒传》与《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s,

本文编号:227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7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