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批评“职业化”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18 06:58

[Abstrac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万勇;论英美新批评的科学化努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姜飞;新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诗论的现代化——对袁可嘉40年代诗歌理论的一种理解[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刘万勇;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熊毅;多重审美感受的整合——多恩诗歌情感张力的建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5 符传丰;老舍短篇小说论[D];复旦大学;2007年

6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存锋;韦勒克文学批评史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学清;艰难跋涉的“文学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轶;哀矜而勿喜[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哲;英美“新批评”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文吉;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段恺;论作为现代艺术表现的反讽[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之;谈选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张锡厚;刘知几的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张长青 ,张会恩;刘勰的文学批评论——《文心雕龙·知音》篇浅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卫建林;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5 王佐良;怀燕卜荪先生[J];外国文学;1980年01期

6 齐树德;从刘勰的文质论谈《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一新;墨西哥著名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获文学奖[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8 胡宗健;四七社[J];译林;1980年04期

9 金梅;谈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J];齐鲁学刊;1980年03期

10 张宝坤;《抱朴子》的文学思想简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威熊;;朱子的力行论(提要)[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张杰;;走向新世纪,探索新方法(代序)[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许祖华;;新时代的恋旧情结——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4 车延福;;简析重新犯罪的成因特点[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张伯伟;;略论佛学对晚唐五代诗格的影响[A];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陈炳良;;刘方平《月夜》探析[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饶龙隼;;传统文论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瓒;寂寥的当代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0年

2 刘士杰;文学批评的无奈[N];北京日报;2000年

3 格尔;批评为何左右不了文学创作[N];北京日报;2000年

4 吴玉新;试析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N];兵团日报(汉);2000年

5 孟龙;谈谈保险中介的发展方向与监管目标[N];中国保险报;2000年

6 (北京)毛志成;文化批评,,切忌不伦不类[N];重庆日报;2000年

7 郑正;文学批评怎么能这样写[N];重庆商报;2000年

8 何忠 曲晓宇 黄荣;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余东峰;职业化是一种体制[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10 记者 续鸿明;检讨90年代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2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5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李士英;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张衢;行长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聪;激情年代的古典守望[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徐立强;构筑理想化的人性庙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顾建敏;天使与妖女[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宋玮;关于情景符号·语言意义·文学心理文体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柴焰;颠覆与重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7 巩志平;[D];郑州大学;2000年

8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丘慧慧;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78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78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