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动画艺术与体验美学
[Abstract]:Western contemporary experiential aesthetics based on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is premised on criticizing the thinking mode of all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t should eliminate the simple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o be exact, to eliminate the thinking of aesthetic objectification. Experiential aesthetics holds that aesthetic object is not only the objec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but also the produc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Lipps said: "I feel that the activity is not facing the object, but in the object, I feel happy, not in my activity, but in my activity. I feel happy or happy in my activity." Experience aesthetics and experience concept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artistic creation. For animation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experiential aesthetics is a factor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t will be a new vision to examine the new art type of digital ani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ti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快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08CWYJ06
【分类号】:J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蒯群;;简论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公善;;西方古代生活观的三大范式——生活诗学基础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袁路;;浅谈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现代美育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吴松;;网络游戏审美特征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张玺;;科技与人文精神断裂后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张佳;;试论文艺的审美律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金松林;;通俗化·本土化·生活化——当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郭晓霞;艺术理论发展与艺术欣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艳芬;孙斌;;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邹欣星;民间:从想象到消费[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4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彩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成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双;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章涤凡;基于审美教育理念的中医药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丽;交流与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东妮;笑着长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金;城市环境设施体验设计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能船;谈柳宗元的本体论山水审美观[J];学术论坛;1989年06期
2 周然毅;他拥抱北国大地——评回族青年诗人贾羽的诗[J];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02期
3 熊琰;梁劲;;审流行歌曲之美 谈大学生音乐教育[J];经济师;2006年09期
4 梁伟丽;;试论音乐的审美对象之含义、特点及获得途径[J];新学术;2007年03期
5 刘书梅;;从翻译审美看译者主体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张惠;;“生活在别处”——乡土美学审美主体身份悖论初探[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黄健云;;发现特殊——美感生成观新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潘芳;;《艺术哲学新论》读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唐孝祥;陈吟;;论美的生成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艳妮;;王维《鸟鸣涧》英译文的审美再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忠根;由有尽之形去感悟无尽之意[N];中国商报;2003年
2 西山技校 范淑珍;插上“意象”的翅膀[N];山西科技报;2004年
3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梁江;王朝闻:朝闻道,夕死可矣[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詹杭伦;情景交融[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马以鑫;语文教学应突出审美[N];文汇报;2003年
6 徐忠根;品赏石中的朦胧美[N];中国商报;2002年
7 邹顺驹;三峡奇石奇在艺术奇美[N];中国商报;2003年
8 ;再现神奇的冰雪世界[N];长春日报;2010年
9 陈培志;导游员也要培养审美素质[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贾艳梅;教师形象是“美的标准”[N];发展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2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5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孙淑奇;文学体验论[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宇;文学翻译中“三美”的研究——文学翻译美学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04年
2 吴晓棠;审美经验辨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欣;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李白诗歌英译[D];广西大学;2007年
4 郭颖;论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要素[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雪;中国戏曲翻译的美学视角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何俊;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中文景点介绍性文本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贞;感物而兴 兴而修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芳芳;李白诗歌英译比较研究的美学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洁;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王岩;论喜剧性笑的发生及其美学效果[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2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0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