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高职艺术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0-03 13:43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实用型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因而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学科门类齐全的高职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但是高职艺术类的人才培养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
【分类号】:J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乐飞;;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3 龚小勇;包华林;余建军;蒋多;李斌;;“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年12期

4 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1期

5 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许丹雅;;商科高职院校能力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史锋;;高职院校集群化实训模式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王鸿娟;;工学结合在高职医学专业的实践[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马焕兴;李朝昌;;广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5 李俊民;;高校导游专业弹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李庆;马进中;;数控技术专业调研报告[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杨美玲;;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J];才智;2009年16期

8 胡宝军;;工学结合下,工厂对电气人才的培养[J];才智;2010年31期

9 叶宇;;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10 余波;;适应高职发展新变化,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蔚芹;;中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赵居礼;;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庆;马进中;;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调研报告[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钟飞;杨晓俊;张昌汉;;浅析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义军;梁映;梁庆东;;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初探[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舜伊;;“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方志宏;陈友福;李志平;王知绽;陈洪冶;刘旺生;;国土资源行业与职业教育实行产教结合培养国土资源人才的模式和规律研究[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建写;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臻;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课程与网站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严威;基于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林仁昌;中职教育“2+1”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春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磊;王新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3 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珠;;企业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2 肖沂;;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学科中的应用——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 莫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3期

4 俞晓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创新班为例[J];科技资讯;2009年35期

5 黎卫;;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2期

6 王永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7 朱志梅;;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索[J];海外英语;2010年12期

8 宋玉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9 刘东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广西轻工业;2009年06期

10 王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四结合全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2 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范圣耀;;汽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沈明南;;工学结合与就业[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超;赵立民;张欣欣;;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过程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玉明;邵秀英;;21世纪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文平;;工学结合 产教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边喜龙;谷峡;黄跃华;;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张泮洲;;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兼论如何创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王华;;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柴葳;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李严;昆明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N];昆明日报;2009年

3 杨敏;北师大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N];福建日报;2001年

4 记者 郑伟庭 通讯员 粤学宣;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永霞;加强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N];酒泉日报;2010年

6 董伟;企业万名员工研发人才不足3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赵芮;不拘一格育人才[N];浙江日报;2010年

8 江西农业大学 易文龙 王映龙;市场呼唤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妤 通讯员 李世清 王晓东;弘扬手脑并用职业教育理念 创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韩晖;“十二五”期间—— 我市培养技能人才至少35万[N];常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伟;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守华;三军联勤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刘亚云;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鹏;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聂星;企业主导: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金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苏启立;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周青政;软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及管理系统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庚;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朱慧;“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5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45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