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杜诗与文化传播释例——英美译笔下的《旅夜书怀》探讨
发布时间:2019-10-14 19:13
【摘要】:译诗不易,而译杜诗尤甚,不仅难在内容,亦难于形式。本文从译诗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两大层面,对四位英美名家所译《旅夜书怀》加以比较探讨,同时就中华文化经典之作翻译传播的优劣得失以及译诗观念和策略进行了简要评析。
【作者单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分类号】:I046;H315.9
本文编号:2549405
【作者单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恒;赵芳;;从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中声音的传递——以杜甫诗歌为例[J];长城;2009年10期
2 葛中俊;唐佳萍;;“隐士”杜甫:雷克思罗斯英译杜诗文本价值观[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11期
3 朱学忠,朱雪里;浅论《秋兴八首》的沉郁顿挫美[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周燕;谈《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的韵律和风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露;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看王红公的英译杜甫诗[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9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4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