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美学物化思维的艺术表现及其文化根源——兼及物化思维与心化思维之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孙维城;南北宋之间几位词论家的词学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马奔腾;当代禅美学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邓福舜;东晋玄言诗的艺术价值[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7 李洲良;钱锺书对“韵”的阐释[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8 逯雪梅;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9 余开亮,蔡永海;古代气论的三种形态及其美学意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庆忠;;花文化效应成就了百万葵园[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9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希东;特定历史语境下生命个体之张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贞;超越忧患 走向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雁华;诗化人生的现实栖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翠萍;东西方艺术设计本质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吕杰锋;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5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5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