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女性立场与张爱玲的文学追求

发布时间:2020-04-08 12:07
【摘要】: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张爱玲当属最为独特孤傲的女作家了。她的文学追求 和人生追求与当时文坛主流思想截然不同,而她也毫不掩饰她与主流之间这种紧 张对抗甚于对话的关系。例如,在《谈音乐》中她就明确反对“英雄气”和“庙 堂气”的精神追求和“清坚决绝的宇宙观”,而转而亲近一个风俗的,亲切的, 有着浓厚人情味的日常世界。她不爱“大红大绿”这种强烈的对照,说“壮烈只 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而偏爱“葱绿配桃红”这种参差的对照。她不 看重“英雄”和“超人”,却把目光投向“这个时代广大的负荷者”——凡人; 她认为“人生的飞扬”无法永恒,而“人生的安稳”才是其本质核心;她的文学 趣味高雅,却毫不掩饰对小报和通俗文学的偏爱,甚至大谈自己的俗气、财迷。 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学创作观体现出张爱玲独特的生命观照和人生追求。也正是这 种从人性和人道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现实个人主义文学追求,成就了张爱玲—— 这位独一无二的女性主义作家。 张爱玲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追求本文是分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首先,她脱离了五四时期丁玲、冰心等女作家的写作套路,另辟蹊径,,以独 特的女性视角观察和剖析宗法男权社会中女人的众生相及她们殊途同归的被压迫 命运,体现了一位女作家非比寻常的洞察力和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这表现为: (1)她摆脱了即使五四时期也依然存在的男性中心文化加诸在女性身上尤其是 心理上的种种束缚,选取了一个女性的视角,深入女性的内心精神世界,表达她 们的情感和思想。Q)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无数形象各异命运遇异的女性,以女 性的视角深入其内心,既对男权宗法社会进行深刻的审视,也对身在其中的女性 的生存悲剧寄予深刻的同情。(3)她明确而执着地捍卫自己的女性立场,强烈拒 绝对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的歪曲和谬读。这表明,她是站在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上与 之进行对话的,因而也没有等待评判和接纳的“他者”心态。 张爱玲的女性文学思想还表现在:有别于男性化的女权追求,她正视自己的 女性身分,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异,于现实生活中以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来 探求女性位置,赋予其作品以独特的女性文学色彩。 另外,张爱玲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她既不认同以男性经验为中 心的写作,也不趋同男性化的写作惯性。她的出现,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 门)她独创出非常自我的语言文体——“流言”体。这种散漫的“私语”似的 文体,使她能够直接地,自如地处理自己的所见所感,为其文章增加了情感的深 度。(2)凭着女性心理的独特体验和她个人天才的悟性,她笔下的人事物均被涂 抹上人物浓烈的主观色彩。这种“以景写人,以人画景”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 别具一格的艺术魁力。(3)缤纷的意象设置是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另一语言特色。 她的将自然人工化,环境物品化,世界装饰化的写作体现了以女人之眼看世界的 创作特色。其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新奇意象赋予她的作品以柔和细腻的女性化的语 言风格。(4)她站在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上,大胆地对当时文坛的主流文风进行戏 拟和调侃。 从她的作品中,她不仅有对男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自尊自强自爱的 0 女性立场。而这种既对现实人生保持清醒,同时也尽可能地求平等,尽可能地珍 爱自己的务实的女性态度,对于现今的女性解放运动不无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代迅;从性别盲点到性别误区?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志华;安稳与动荡—张爱玲作品对女性人生路的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