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俳谐文学概说
发布时间:2020-04-09 08:30
【摘要】: 汉魏六朝俳谐文学从发展直至南北朝时期的繁盛,是不可忽视的文学事实。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这类文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这一时期此类文学的发展概貌,分析每一历史时期俳谐文学的批评和接受情况,并试图从多个角度阐释不同历史分期中影响俳谐文学发展的因素。本文不仅从外部因素探讨影响文学发展的原因,更试图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学传媒、传播接受等方面着手,,希图超越前人,做出更为全面的分析。对与俳谐相关的文学理论,做出辨析,以进一步探讨“俳谐”的文体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20527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伏俊琏;汉魏六朝调笑戏谑类俗赋[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李炳海;严肃的面孔和调侃的笑容──汉代颂箴及戏谑文杂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秦伏男;论汉魏六朝俳谐杂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炳海;民族融合时期的戏谑风气与俳谐文学[J];文史哲;1991年03期
6 谭家健;六朝诙谐文述略[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620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