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23:39
【摘要】: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经典志人笔记小说,书中记录了大量隐喻性品人话语。本文欲以《世说新语》全书收录的隐喻性品人话语为研究对象,以“动力、方式、结构、效应”为纲进行多角度研究。 全文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隐喻的本质,简要介绍《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的收录情况。 第二部分:探讨《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产生的直接动因和间接动因。 第三部分:描写《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结构特征和语义建构的条件特征。 第四部分:阐释《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的解读准则和方法。 第五部分:阐述《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在认知、文化、交际方面的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冰;;论《世说新语》的诗性叙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张叔宁;今本《世说新语》版本之源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陈迎辉,董义连;试析《世说新语》编选体例与内容在价值标准上的错位[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海明;魏晋清谈与《世说新语》的体例[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5 常振国;;以简驭繁 以少总多——从《世说新语》学习如何写好短文章[J];新闻战线;1986年09期

6 甄静;;试析《世说新语》的文本传播[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7 孙伟;郭睿;;谱牒学视野下的宋本《世说新语》探析[J];兰台世界;2018年12期

8 邵宁;;《世说新语》成书背景和性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9 王庆杰;;历史是一种语境——以《世说新语》为例[J];文教资料;2006年21期

10 林宪亮;;论《世说新语》与选本[J];齐鲁学刊;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稼雨;;《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2 刘文忠;;《世说新语》中的文论概述[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辑)[C];1981年

3 张春红;;《世说新语》中“何”字用法[A];荆楚学术2016年第五期 (总第六期)[C];2016年

4 祁志祥;;“雅量”与“任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玄学的审美取向及其分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颜绍泸;;弹棋摭议[A];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0年

6 武任恒;;中国古代著名笔记《世说新语》的社会心理学价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焦印亭;;《世说新语》刘辰翁评点辑录[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四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情境[C];2012年

8 林若熹;;品位成为商品[A];两岸文化发展与创新——第四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文集[C];2016年

9 刘强;;《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诗学[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国文化论的我与他[C];2007年

10 范子烨;;古籍电子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来若干古籍电子化工程及有关专业网站扫描[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教师 邱慧芬;读《世说新语》,,品皎皎“君子”[N];语言文字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乔燕冰;最起码的品质,也是最高的要求[N];中国艺术报;2016年

3 许峻玮;《世说新语》词语札记:通长[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4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宁稼雨;《世说新语》的书名版本及其他[N];人民政协报;2017年

5 孙楻;魏晋,离我们有多远[N];联合时报;2017年

6 龚斌;《世说新语》[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

7 陈子善;读经典才不虚此生[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8 许峻玮;《世说新语》词语札记:说“因缘”[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9 胡晓明;《世说新语》“美与真二分”的难题如何化解?[N];中华读书报;2012年

10 宁稼雨;《世说新语》与士族佛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黄沁茗;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生态审美意蕴[D];武汉大学;2012年

5 姜广振;《世说新语》与佛教[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涛;图像中的魏晋风度[D];浙江大学;2016年

7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兰;《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欣欣;《世说新语》与魏晋美学新风[D];郑州大学;2002年

3 李静;杜甫诗歌中的《世说新语》典故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鲁桐;《世说新语》与讽刺艺术[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5 周晓航;《世说新语》方所表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6 顾夏艳;《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7 肖宏宇;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视阙下《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中的典故英译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8 曾婉;《世说新语》时间表达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9 张燕;《世说新语》饮食类词语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10 马彦峰;《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1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1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