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以后楚国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0:54
【摘要】: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他忠贞不渝爱国精神、发愤抒情的文学思想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关注,但对屈原以后楚国晚期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尤其是较为零散。唐勒、景差、宋玉在屈原之后将屈原首创的楚辞发展为赋,这在文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宋玉是屈原楚辞创作艺术手法的直接继承者;唐勒继承的是屈原的上天入地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景差继承的是屈原那种“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改革与变法精神。屈原以后的楚国作家主要包括庄辛、宋玉、唐勒、景ts、荀子等一批文学成就较大的作家,同时也包括楚国晚期的另一些不以文显名或是一些佚名的作家。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时期的专业作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专业作家,他们的出现,正是中国文学开始进入自觉时代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国文学开始得以独立发展的主要条件。 研究屈原以后的楚国晚期作家及其创作对于我们了解楚国晚期的文学发展与演变,对于我们完整定位、充分认识楚辞和屈原的伟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论文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生活背景,参考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试图更进一步研究屈原影响下的楚国晚期主要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情况。 论文共分七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论文重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本着“知人论世”的思想,首先从政治军事、思想意识形态两方面展示了楚国晚期主要作家及其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力图从中揭示出楚国晚期主要作家的创作与楚国晚期时代氛围的关系。第二章探讨庄辛的生平、思想与文学创作,揭示庄辛在散文和小说两个领域的成就与贡献。第三章对宋玉的生平、思想与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从宋玉生平事迹材料的辨析入手,着重探讨宋玉的文学创作、论定《悲回风》为宋玉所作,突出宋玉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宋玉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四章对唐勒、景ts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作分析研究,通过对唐勒作品的疏理与考辨,进而对其艺术风貌进行了概括,试图凸显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对景ts的作品,进行大胆的推测与论证,将《昔往日》归之名下。第五章探讨荀子在楚国的创作情况,主要通过其“隐”、“Oy诗”和“成相”的分析来体现荀子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如果说第二、三、四、五章分别是对屈原以后楚国晚期主要作家的个体化研究,那么第六章就是对楚国晚期的散文创作的整体观照,以期论文在写作中能做到点面结合。本章主要是对楚国晚期的散文创作加以研究。第七章旨在通过“汉代文人对楚辞的理解与接受”、“楚文学对汉文学的影与演变,对于我们完整定位、充分认识楚辞和屈原的伟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21516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俊连;美的企慕与欲的渲泄——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美人赋散论[J];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2 吴广平;明代宋玉研究述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胡德才;;三峡文学史上的宋玉[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谭家健;《濾冠子》试论[J];江汉论坛;1986年02期
5 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J];江汉论坛;1991年05期
6 何念龙;;继承 发展 开拓——论宋玉在辞赋发展上的地位[J];荆州师专学报;1991年06期
7 李学勤;《唐勒》、《小言赋》和《易传》[J];齐鲁学刊;1990年04期
8 赵逵夫;《楚辞》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与班固刘勰对屈原的批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9 董芬芬;巫山神女传说的真相及屈原对怀王的批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赵逵夫;唐勒《论义御》与楚辞向汉赋的转变─—兼论《远游》的作者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2621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