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胡风编辑的同人杂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22:48
【摘要】: 胡风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诗人、翻译家。他一生著述颇丰,理论批评与创作均围绕现实主义而展开,其中《文学与生活》、《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以及《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等是其现实主义文艺观的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贡献方面,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有力凸显出来,突出了文学的理想性、战斗性、实践性,坚持继承并弘扬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学传统。 迄今为止的胡风研究中,关于胡风的文艺理论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成效卓著的研究。而胡风编辑下的同人杂志则较少引起学人的关注与重视,尚存很大的挖掘空间。本文运用埃斯卡皮、布迪厄等人的文学社会学理论分析同人刊物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以现代性的视野考察胡风编辑下的同人杂志的独异性及胡风在编辑工作中遇到过的实际困难、波折。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人研究综述,回顾了80年代及90年代以来胡风研究的基本成果。第二部分从理论到实践,重点剖析胡风同人杂志观的几个层面以及这些理念在其创立《七月》与《希望》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从现象到深层,通过刊物生态空间、新人思维空间、作者公共空间、读者批评空间这四大方面的归纳,尽力突破胡风编辑原则与编辑艺术的单一研究框架,不仅仅满足于史实的梳理、整合,而是将胡风编辑下的同人杂志置于国家/社会的二元结构、现代批评空间的视野之下作出有效阐释,重点揭示它们的同人特质,分析这些刊物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所在。第四部分着重分析胡风编辑的同人杂志有别于现当代报刊史上其它同人杂志的两大特性:“去商业化”与“去机关化”。最后一部分是对深受胡风影响的“七月派”刊物《呼吸》、《泥土》、《诗垦地》的概述,对它们与《七月》、《希望》一脉相承的关系作了简单探讨。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努力,企望可以为胡风编辑方面的研究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昌智;;政治“平反”史料与作家身份的再确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辉;胡唐;陈夏红;;再认识胡风的三种角度追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2 李继凯;;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3 郭沫若;;致春风文艺社各位社友[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4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6 袁盛勇;;“左联”时期的鲁迅——从他与周扬的根本分歧谈起[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 谢泳;当年教授如何看待胡风事件[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岳川 (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的代价与坚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薄荔子;中国文学期刊调查[N];南方日报;2005年

4 邓宁辛;胡风“三十万言书”披露[N];北京日报;2003年

5 ;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史建国;无辜受难者的回忆[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记者 章红雨;文化艺术社推出“渡边淳一长篇经典全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朱强;施蛰存的“趣味”[N];发展导报;2003年

9 陈喜儒;饭冢容教授访谈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上海 彭小莲;面对胡风先生[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凌燕;七月派冀lx与外国文学接受[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

本文编号:262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