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中国留日学生文学特点及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4:37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外华人文学近年来较受关注,并且因其质量及影响度的提高,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本文拟对两个时期阶段中国留日学生文学创作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即以五四时期和新时期以来两个历史时期留日学生的文学作品为线索分别展开论述,就其创作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和比较分析。 在五四运动前后及后来的新文学运动时期,国内文坛大多由留日文人创建。一方面,这些面向国内读者,以“革命”、“启蒙”为使命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但另一方面,留日学生所塑造的以异乡国人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具有:形象塑造多以边缘人出现的创作特点;以中国本位出发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审判为创作特点;以表达主人公内心深处世界的“私小说”式的创作特点。而在新时期,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的留日文学创作在继承以往范式的基础上,在表达无政治观的心灵随笔以及笔触多样化的层面上有了更进一步得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81285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易国定;郁达夫的“自我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之比较[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2 李兆忠;不可救药的误读——读《留东外史》[J];书屋;2005年03期
3 李兆忠;;人情世界的异态返照[J];书屋;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681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