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0-06-09 01:21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以表现市民阶层和市民性格而著称于世的,在他笔下诞生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但自老舍研究以来,人们对他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对整个老舍艺术研究来讲稍显不足。本文试从老舍的潜意识层面分析了他的性爱观和女性观,从中可见他传统而保守的文化观、创作观,并且又从传统文化角度论述了老舍所认可的婚恋模式并描绘了他理想的女性形象。 本文大体分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章: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研究的现状这一部分从老舍研究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在艺术研究中研究者们对女性形象研究缺乏重视,并指出了个中的原因,且进一步提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女性形象论 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层面进行论述。(一)从潜意识层面捕捉老舍意识中的女性观和性爱观。在老舍的潜意识中,他的女性观和性爱观是传统的和保守的,这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中。(二)女性形象论。笔者把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概括为传统女性形象、知识女性形象和悍妇形象三个类型。1.传统女性论。本文主要从韵梅、小福子等女性形象入手分析了老舍对传统女性的认同和赞美,通过她们完成了老舍对心中女性形象的建构。2.知识女性论。老舍既肯定了她们性格中寻求独立的精神、解放的勇气,同时又否定了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思想上追求享乐,行为上放纵的倾向。3.悍妇论。大赤包、虎妞等具有悍妇之名的女性虽然是老舍女性塑造中最有风采的形象,但由于作家文化立场的参与从而使她们的形象价值受到贬低。4.角色价值的互换。随着老舍研究的日渐深入,作品中的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和不断重建,而有的形象价值的地位却动摇了,因此导致了角色价值的互换。(三)老舍的婚恋文化观。老舍理想的婚恋模式与家庭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关系,并把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作为理想的婚恋伴侣。(四)解放后,老舍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这一时期老舍的文学作品主要足以话剧形式出现的,而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多具有性格平面化、性别模糊化的特征。 第三章:老舍笔下女性形象所蕴涵的传统文化观 纵观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华。老舍在摒弃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肯定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70395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符传丰;老舍短篇小说论[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涛;被遮蔽的光芒[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金香花;《骆驼祥子》与《浊流》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3 马玲玲;论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韩玉;老舍与蔡万植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3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0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