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及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12 04:12
【摘要】: 自先秦起,中国用于记事、表意、著述的文体,主要是散行单句的自由体,自古奥难读的《尚书》直到诸子散文,都是一样。汉代以后,虽然辞赋已经开始发展,但自由体的散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就较为典型。魏晋以后,骈文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和著名的作家。骈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文学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一些文人一味追求骈文的形式美,要求字句华美,平仄相间;形式上骈四俪六“四字密而不足,六字格而非缓”。除此而外,还要讲究用典、比喻、声韵等等清规戒律,使得骈文成了极少数文人手中的一种文字游戏,两晋以后,门阀势力日趋强大,文化特权完全控制在他们手中,由于他们的需要,骈文更是风靡一时,再加上南朝宫体文学的影响,以至于几乎是无文不骈,只看形式不看内容,矫揉造作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登峰造极,造成文化病态发展。对此种形式主义的歪风,大量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骈文走向误区,从而大举挞伐。随着对骈文危害认识的逐步加深,讨伐骈文的范围由文学、思想界扩大到政界,隋文帝甚至以帝王之尊出面干涉,要求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要“断虚浮之词”,收实用之良策。”到中唐由韩愈、柳宗元倡导,陈子昂、肖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等相断而起,身体力行推动文从字顺的散文复古运动,口诛笔伐,直指骈文浮靡之害,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巨大的努力,终于使得散文的复古运动形成巨大声势,第一次给了骈文以致命的一击,取得了古文运动的伟大胜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但提出了古文革新的文学创作主张,如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等,而且还在这些文论文章的指导下,凭借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素养,积极的创作热情,进行了大胆广泛的创作实践,其名为复古,实为创新,改变了骈体文一支独秀的一代文风。“古文运动是众多作家共同参与的文学上一次革命”(蔡元培语),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的实践证明,古文运动不是一次文学复古运动,而是在复古旗帜下的一次深刻的古文革新运动,中国古代散文新体制的最终确立,骈体文从此 f\硕士学位论文 VNMN hi\引工厂’SU工gS 一 一路下滑,只至消失,是与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分不开的。 在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唐以后的奏疏、政论、书启、 赠序、祭文、墓铬、状表、传奇等文体上,他们一避以往骄体文一统天下的旧 传统,而运用古文的形式声讨藩镇、鞭挞佛老、指斥宦官、议论朝政、谈治国 修身之道,抒发个人不平之呜,描绘山水景物,刻画人物的个性,记叙历史事 件,总之不论天下国家大事,朋友书信往来,传奇故事,地理风光,山水虫鱼 鸟兽无不被其以散文形式,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古文运动改变了一代文风, 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无论是他们的理论主张,还是他们的创作实践都促进了 散文艺术的发展与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唐代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再度兴起,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宋代欧阳修、王安石等古文大家的继续努力,骄体文 最终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但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而且还对其它文学文体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当时和现在语文教育与 教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新民;唐代古文运动再审视[J];学术界;1997年02期

2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J];文学遗产;1982年03期

3 赵鲲;;研究古文运动的第一部专著——龚书炽的《韩愈及其古文运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4 胡湛;;古文运动对唐宋书法的影响[J];书法赏评;2010年02期

5 李焕振;“散文热”与“古文运动”[J];中州学刊;2002年05期

6 徐剑凌;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王波平;;钱穆古文运动观念之评议[J];语文学刊;2014年10期

8 陈晓芬;;欧阳修的散文和宋代古文运动[J];语文学习;1982年02期

9 肖圣学;;古文运动的发展及应用意义[J];散文百家;2018年01期

10 宋可书;;古文运动对苏轼文风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蒋凡;;韩愈柳宗元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再评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C];1979年

2 徐凌云;许善述;;评桐城派的古文运动[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3 刘纳;;沈雁冰在“五四”时期的理论功绩[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4 姜海峰;徐礼君;;方苞与韩愈论纲[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漆侠;;欧阳修在宋学形成中的先锋作用[A];宋史研究论丛 第4辑[C];2001年

6 张文勋;;孔子文学观及其影响的再评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C];1979年

7 涂耀威;周国林;;韩愈与《大学》及其相关问题考述[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树勋 通讯员 贾黎明;传承韩愈文化 打造韩愈品牌[N];焦作日报;2017年

2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刘正平;梁肃与中唐古文运动[N];光明日报;2018年

3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新科;古文运动奠定《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李华瑞;超然独傲的古文大家欧阳修[N];光明日报;2007年

5 湖南女子学院 谷素萍;倡导文化的清新之风[N];光明日报;2011年

6 张凡凡;倡导清新抵制恶俗[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复古与复兴可以相向而行[N];杭州日报;2018年

8 马斗全;诗坛胜事:“一年两度遇重阳”[N];中华读书报;2015年

9 韩民;站正 站高 站远[N];光华时报;2016年

10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 尹韵公;改进文风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晓宇;元结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金晶;独孤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赵瑞广;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宋学的历史生成[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小山;李翱生平与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9年

7 童岳敏;唐代的私学与文学[D];苏州大学;2007年

8 朱晓青;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杨再喜;唐宋柳宗元文学接受史[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范明静;大历、贞元文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及历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淑芳;古文运动的社会背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硕;权德舆与古文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戴丹;日本的北宋古文运动研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发亮;皇甫n\的生平与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罗玲;梁肃及其散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韩芳;论韩愈、欧阳修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取向[D];扬州大学;2012年

8 杨熙;独孤及散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建德;萧颖士、李华古文理论与创作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萍;以权德舆、梁肃为中心的前古文运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8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08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