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录》与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剑梅;;现代文人“庄子梦”的破灭[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2 徐宏;;周作人思想与散文格调的转变[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赵普光;;《知堂书话》版本变迁与书话文体认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炳月;;周作人与《新村》杂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栾保俊;;和青年朋友谈谈气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3 汪卫东;;周氏兄弟《随感录》考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4 孙郁;;民间收藏与史料整理[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止庵 学者;周作人研究之诸阶段[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舒芜;谈《舒芜集》[N];北京日报;2002年
3 新华社记者 周之江;钱理群呼吁“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薛峰;知堂寂寞[N];文艺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罗孚终于来了[N];深圳商报;2011年
6 秦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外资源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双重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董炳月 学者,主攻中日现代文学关系,就职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放逐于权力之外[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花城出版社副社长 秦颖;团体作战 抓“基本口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番薯;大师的棒喝[N];华夏时报;2008年
10 张耀杰;鲁迅所谓的“偷”与唐_"的抄袭剽窃[N];经济观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美春;从“先驱”到“附逆”[D];山东大学;2008年
3 严辉;周作人晚期散文研究(1949-196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翔;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化现象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江苏;周作人的文学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6 薛祖清;晚年周作人与文化复兴之梦[D];复旦大学;2011年
7 高娟;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D];山东大学;2005年
8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阳;《知堂回想录》与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赛;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周作人日本译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峰;论周作人文化视野中的“野蛮”[D];扬州大学;2010年
4 邰莉莉;周作人抄体散文研究(193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惺惺;周作人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笑;发先声于译林,求新知于异邦[D];吉林大学;2012年
7 苏龙祥;论周作人的“趣”[D];西南大学;2012年
8 赵玲玲;周作人与中国隐逸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华;雅俗之间[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艳;皮格马利翁之恋[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6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16172.html